在古代,歐洲各國默默無聞,既窮又落後,遠遠比不上同時期的中國和中東伊斯蘭世界。一直到17世紀,奧斯曼帝國還能同時壓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歐洲國家。奧斯曼佔領了中歐、東歐的很多地區,還差點攻下維也納。

但是,當時的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西歐各國開始崛起,並在接下來的幾百年內徹底擊敗宿敵奧斯曼帝國和中華帝國。

好多人至今也沒弄明白西歐列強到底是如何崛起的。

西方人和親西方人士都相信,歐洲列強的崛起是因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啓蒙運動、工業革命,還有自由、民主、科學等信念。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文藝復興三傑,哥白尼,馬丁·路德,牛頓,瓦特等無數的偉人。

應該說,西方的這套說法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也成功進入了各國曆史教科書。

央視還製作過一個《大國崛起》,一本正經向大家介紹了九個近代列強是如何崛起的。跟教科書講的大同小異,毫無新意,也沒有一針見血的指出西方到底是如何崛起的。

其實,西方人這套說法其實是錯誤的,或者說是非常片面的。因爲西方和親西方人士迴避了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西方列強是如何完成資本積累的。

一個國家的崛起需要文藝復興、啓蒙運動、科學民主、國民素質等文化上的進步,也需要政治、軍事、經濟上的進步,但這都需要錢。錢從哪裏來?這纔是根本問題。

有句話特別真實:世上80%的事都可以用錢來解決,剩下20%可以用錢輔助解決。不論是一個人,一家公司,一座城市,還是一個國家,要想幹點有意義的事情,首要的問題還是要解決錢的問題。

近代之前的歐洲各國既窮又落後,它們發展所需的錢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

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後,根據《馬關條約》向日本賠款兩億兩白銀,加贖遼費,共2.3億兩。此外,日本還有搶了大量戰利品,比如軍艦、武器、機器設備等。總之,甲午一戰讓日本狠狠發了一筆橫財,相當於日本十年的財政收入。

有了這筆資金,日本一飛沖天,國力蒸蒸日上。

日本發了這麼一筆橫財,就讓日本上升了好幾個臺階。你知道西班牙、英國等列強從殖民地搶了多少金銀?

到16世紀末葉,西班牙已擁有當時世界貴金屬開採量的83%。從16~19世紀,西班牙從美洲總共獲得了約250萬公斤黃金和1億公斤白銀。

考慮到當時西班牙人口只有1000多萬,這麼多的金銀就等於是西班牙的財政收入年年翻番,可以無限買買買。這種情況持續了幾百年

當時英國人口不足一千萬,光靠搶劫西班牙運輸金銀的船隻也能實現財政收入的翻番,這種情況也持續了一百來年。

荷蘭、葡萄牙等也從殖民地獲得天文數字般的利潤。

不論是一個人,公司,還是國家,年年收入暴增,持續幾十年,都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西歐列強從殖民地獲得了這麼多錢,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能不發生鉅變嗎?

當然,如果在一個封閉的小地區內,如果金銀暴增,除了帶來通貨膨脹,不會帶來什麼。但是,列強可是在全球範圍內花錢啊,拿着這些錢在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和其他歐洲國家購買各種商品和技術,以及引進人才。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歐列強才產生了文化革命、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歐洲的哥白尼、牛頓、法拉第、盧梭、康德、伏爾泰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如果沒有殖民地海量的金銀,讓列強的財政收入年年翻番,光靠歐洲人種地經商一千年也賺不了這麼多錢。

說到這裏,大家就能明白,中國爲什麼學不了西方了。當時的地球上根本就沒有比中國規模更大的國家讓中國搶,實現哪怕一次財政收入翻番。即使中國獲得了海量金銀,到哪裏購買商品和先進技術呢?中國長期領先世界,一直到19世紀後半期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國。想花錢都只能在國內。而金銀只在國內花只會帶來通貨膨脹……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