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窮養男,富養女”,可事實上無論孩子是男是女,都不應該刻意地在孩子童年時期給孩子營造一種貧窮的氛圍。

研究調查發現,父母經常把“家裏窮”“沒錢”等話語掛在嘴邊,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心理暗示,潛意識裏始終存在一種缺失感。孩子長大後即使生活條件有所好轉,這樣的暗示也不會消失,而是如同影子一般,每每遇到花銷時就會出現。

心理學家發現,小時候在心中被烙印貧窮的印記會造成兩種極端,一種是面對消費時畏手畏腳,害怕花錢,一種是通過揮霍來抵抗心中的貧窮感。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母親成長於食物匱乏的家庭環境,導致她成年後對食物格外重視,在馬斯洛八歲時因爲他養的貓偷喝了牛奶便拿着掃帚對貓窮追不捨,最後竟然將其打死,爲了防止孩子們偷喫食物甚至給冰箱上了鎖,這些都給馬斯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在成年後提出了人“需求層次理論”,其中表明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人無法繼續更高層次的精神活動。

窮養孩子無疑是不停地暗示孩子身邊所擁有的一切都會消失,這會使得孩子面對生活中的物質小心翼翼,比如同樣是在過節,親戚團聚難免會相互送孩子一些禮物,在窮養氛圍下成長的孩子在接受禮物是會明顯表現出唯唯諾諾,戰戰兢兢,這是因爲窮養給孩子埋下了“自己不值得獲取充足物質”的自卑種子,面對突如其來的禮物顯得手足無措,而沒有受到過父母貧窮暗示的孩子則會大大方方地接過禮物並道謝。

這種自卑感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有一次小楊和朋友們一起逛街,看中了一條裙子,價格也在自己能承擔的範圍內,朋友們見小楊喜歡便鼓勵她去試,從試衣間走出來的小楊扭扭捏捏,顯得侷促不安,儘管身邊的朋友們都誇讚這件衣服與很適合小楊,與小楊的氣質很搭配,小楊卻對朋友的誇讚連連否認,細數自己一身的缺點,看來看去說道:“我覺得我配不上這件衣服”,便去試衣間換了下來,任憑朋友們怎麼說,她都執意不再看它一眼。

朋友的誇讚喚醒了小楊心中的自卑,越是受到褒獎,越會覺得自己不配,這離不開小時候周圍環境的影響,正是父母的窮養使得小楊心中不停地暗示自己不值得獲得美好的東西,“要乖要聽話”。

而另一種極端表現爲控制不住的消費慾望,當小時被教育家中很窮沒有錢給自己買這買那時,長大後會在心中形成一種報復心理,自己掙了錢以後看到喜歡的東西便會買下來,雖然不會到影響自身經濟狀況的地步,但是常常會在買後懊悔不已,又覺得自己是在浪費錢,就這樣陷入循環,消耗了自己的錢財的同時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我到底應不應該買喜歡想要的東西。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但面對產生這樣的疑惑時應當理性地分析眼前這個東西有什麼用處,買來能爲自己帶來什麼,進而決定它值不值得花錢,可有些人卻經常用“努力一段時間了應該犒勞自己”“我月入過萬爲什麼不能買個XXX”等原因衝動買下。

有人會產生疑問,家庭本身就不富裕,確實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

其實,所謂的窮養和富養不是花的錢多少,而是一種撫養孩子的教育模式,面對孩子的一些要求,應當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分析這個東西值不值得擁有,而不是以家境爲緣由拒絕孩子,這樣極其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而窮養帶來的自卑會在長大後以各種形式體現出來,給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並且很難更正,因爲它影響的是孩子的認知和最初看這個世界的角度,正所謂“家庭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給孩子一個完好的童年,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而不是刻意地去讓孩子聽話、體諒,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示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