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軍國主義盛行的日本曾有這樣一支甲種師團,它雖然同樣是精銳,但由於獨特的文化影響,根本不把上級命令放在眼裏, 因此造就了一支堪稱“別樣”的日軍師團。

日軍第4師團的歷史源於大阪,因此大阪籍的士兵在師團所佔比例相當高。在日本社會中上下級觀念非常的等級森嚴,是因爲農民依附諸侯,而諸侯依附幕府,但是出身商販的大阪居民則對諸侯的的依附並沒有農民那樣嚴重,反而因爲商業的特殊性,圍繞着稅收和利益與諸侯百般作對。在這數百年的文化影響中,大阪人做事的觀念有着很強的目的性,沒有利益的事情則不幹,白費力氣的事情也不幹。因此至於上下級觀念則根本沒放在心上。

至於爲天皇效忠的觀念更是嘴上說說而已,大阪人對自己的利益看得更爲重要,因此作爲軍人在執行命令時,根本不會徹徹底底的服從,而是經過百般討價還價之後,才敷衍了事。而第四師團據傳還有三不原則,即:不追擊逃跑的敵人,不付出無畏的犧牲,不合理的仗不打。這麼有原則的日軍簡直是聞所未聞。

從反戰的角度看,如果軍國主義下的日本都是這樣的軍隊,那麼二戰很可能不會跟日本扯上什麼關係。 那麼如此別樣的軍隊有什麼事蹟呢?

其實這支軍隊在二戰中作戰行動其實並不多,而是大多數執行警戒和維護治安的任務。在著名的諾門坎與蘇軍的戰鬥中,這支接到命令的第4師團磨磨蹭蹭,不情不願的嚮往戰場,一路上因病告假的士兵非常之多,因此部隊走走停停一直等到蘇軍打完才感到。看着先他們2天趕到戰場傷亡慘重的第二師團,這些病號們卻紛紛出院了。

而在徐州會戰之時,李宗仁指揮手下的桂軍在突破日軍的包圍時,正好遇上的就是這支商販師團,但李宗仁的國軍卻並不知情,當他們遇上這一一支齊裝滿員,裝備精良的日軍,原本以爲自己很難逃出日軍包圍了,結果這支師團以沒有接到命令爲由,一槍未開將李宗仁部放了過去。

而日軍在進攻衡陽的時候,由於戰況十分激烈,日軍的傷亡非常大,十分惜命的第四師團基本全程消極殆盡,聽到槍聲一觸即潰,遇到這樣的部隊,就連指揮官也毫無辦法。而裝病號更成爲家常便飯,遇到其他師團的士兵還會紛紛勸其不要如此玩命。從此這支部隊便成爲消極殆戰的代名詞,所以各戰區司令都不願意將其納入自己的戰區,生怕其在逃跑的過程中捲走其他部隊。因此只能調歸大本營直屬。

而在中國戰場毫無用處後,又被調去了泰國。在駐紮泰國的過程中,由於並沒有什麼戰事,因此將其稱爲度假更爲合適。所以當日軍投降後,所部立即整編完畢向美軍投降。因此榮光換髮,精神飽滿地回到了日本。

而回到日本重操舊業後的大阪師團,立即恢復了商人的身份,在駐日美軍的營地外大肆兜售紀念品。

這樣一支部隊跟意大利的豬隊友簡直不相上下。

結語:不管怎麼說戰爭已經結束了。相信無論哪個國家的士兵都不喜歡戰爭,因此和平共處永遠會是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但我們更應該牢記歷史,不能讓歷史重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