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算是国军中的另类。

他叫杨晒轩,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在川军邓锡侯部任职。

杨晒轩在军中当官一点不摆官架子,他在当团长时,他的穿着也与士兵一样,灰军衣、麻草鞋,所以人们就给他起了绰号:杨草鞋。

一是说明杨晒轩这人,生活朴素、常穿草鞋;二也说明他这人性情急躁,有点像旧戏台上爱吵闹的“草鞋花脸”。

杨晒轩是四川岳池人,1892年生,家中虽有几亩薄田,但毕竟家庭人口众多,生活常常入不敷出,于是,杨晒轩上了几年学之后,便投军入了伍行。

川军将领邓锡候是杨晒轩在保定军校的学长,他读的是保定军校第一期,两人是同乡兼先后同学,在校期间两人关系就比较合得来,因此在杨毕业返川后不久便到了邓锡侯部任职,他先后任第28军团长、混成旅旅长、1师1旅旅长、第45军125师2旅旅长。

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江油,将驻守在江油的杨晒轩部围困在县城长达四十多天,解围后升任新9师师长。

抗战时期,杨晒轩率部驻守广元,兼任广元警备司令。在此期间,他作为一任地方军政长官对广元人民还是做了不少善事,比如发展教育、整顿市场、维护治安、打击贩毒、保护交通、严格治军等方面都是有目共睹。

抗战胜利后,新9师缩编为新9旅,待遇与中央军差了一大截,让杨晒轩非常愤怒,后来老蒋又撕毁“双十协定”派胡宗南进攻延安,他的新9旅也受胡宗南指挥,结果导致他一个团被我军歼灭。当杨晒轩看到我军纪律严明、能征善战,又受到人民拥护,这样的军队必定是胜利的队伍。于是,杨晒轩对蒋家王朝开始心灰意冷,1947年底索性借病请假脱离部队,回到岳池老家农村,闭门谢客。

后来,杨晒轩谢绝了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让他出任绵阳专区专员的任命,直到1949年,在他的老上司邓锡侯多次来电后,才肯答应到成都出任第95军中将副军长。

就在他到成都不久,蒋介石不久也到了成都,以图坚守大西南这个最后的堡垒,亲临成都指挥战事。

这时候的杨晒轩已经接受我地下党的起义建议,当老蒋到成都后,我地下党决定了一个“捉蒋”计划。当杨晒轩得知这个计划后,便自告奋勇,他说:“只要组织一个两百人的敢死队足够了。就在我们95军里挑选队员,我任敢死队队长。”

在经过地下党同意后,杨晒轩在两天内组织起由200余人组成的“捉蒋敢死队”,埋伏在蒋介石可能居住的中央军校、励志社两处大门口,一旦发现老蒋的行踪便立即出动。

然后,结果呢?

结果,他们在12月9日的《成都晚报》上刊发了一份报道:“蒋总裁昨已离蓉飞台。”这让杨晒轩他们很丧气,然而不料,当天下午,蒋介石竟又在成都城门街头公开露面。这又让他们开始伺机采取行动,但是又隔了三天,成都各大报刊又报道了蒋介石已飞往台湾的消息。

这次,“捉蒋敢死队”宁可相信老蒋仍在成都,因此他们的行动仍在秘密实施之中。然而,直到成都被围,他们也没发现蒋介石的行踪,所以最终还是没有捉到蒋介石。

杨晒轩虽然没能捉住蒋介石,但他对新中国成立还是有功之人,后来也先后担任解放军第8步兵学校副校长,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四川省政协常委等,1965年去世,享年73岁。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卓尼最后一任土司,20岁时是国军少将,26岁却成了开国大校!

他是国民党元老,见和平无望后起义,主席:他是大事明白小事糊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