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网】(董娜)“得到澄清正名的宾阳县大桥镇原党委书记蔡焕雄同志精神振奋、充满干劲,全力推进大桥镇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绩得到上级认可。今年年初,经过组织考核、代表选举,已经当选为宾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宁市委常委 、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缪佃江同志话音刚落,“书记引航强首府 正风肃纪强作风”主题党课巡讲活动现场便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雷鸣般的掌声承载着太多意义,表达了全市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感谢,饱含着全市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可,更意味着该市纪委监委打造干部之家卓有成效!曾几何时,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充满了不理解、纪检监察干部对澄清正名工作持有畏难情绪……而今非昔比,从不理解到信任、从不愿干到撸起袖子干的质变,正是该市纪委如火如荼的党建工作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老大难”,党建引领就不难“澄清正名后,万一信访举报人又反过来举报我们纪委监委是保护伞怎么办?”“澄清工作需要大量详实的证据来支撑,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取证将会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推开澄清正名工作伊始,该市纪委监委部分干部对此持有质疑态度。“我们市纪委监委决不能站在全市领导干部的对立面!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缪佃江同志掷地有声地说。大脑决定身体,思想决定行动。固化偏执的观念必须要通过抓关键来及时扭转。结合“抓书记、书记抓”“抓支部、支部抓”的系列活动,将习近平同志关于澄清正名工作有关指示精神,中纪委、自治区纪委工作要求纳入市纪委中心组学习、纳入各党支部和各党小组的学习,掀起从内到外的思想转变风。同时,市纪委常委会将澄清正名工作开展滞后的部门给予开会通报,传导压力自上而下,举措内外兼施,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意识。“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被举报被纪委监委调查,不明情况的他人会指指点点,自己难免会消解闯劲。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担当作为不足,用‘冷处理’等方式处理举报,会损害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会助长诬告的歪风邪气……”一系列促担当的措施后,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认识到澄清正名的重要性,敢于担当的意识逐渐增强。善事必先利器思想转变了,接下来该如何更好地推进澄清正名工作?毕竟澄清正名工作不仅考验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作为,更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养!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问题线索查得不清不透,就不能理直气壮地为被诬告的领导干部撑腰。党建搭台,业务唱戏。充分利用党建载体,各个党支部开设“微课堂”“微直播”“微讨论”,邀请业务素质强的干部为党员们讲授办理问题线索、谈话取证等知识;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审查调查模拟演练,用生动事例告知党员们正确的办案方式方法;开展学案件检查等系列通报活动,分析研究通报指出的存在问题,举一反三完善案件、问题线索查办工作……抓信访件办理质量检查,该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每月由委领导带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深入各县区、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委机关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开展信访办理质量检查,将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通报,每月分类评出信访办理“优秀”部门。缪佃江同志作为主要领导,每月坚持部署并亲自带队参与信访办理质量检查、查阅案卷,传导“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为澄清正名理直气壮地开展夯实了基础。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意保护那些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对那些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要及时予以澄清,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祛邪必须扶正,激浊方能扬清。担当作为的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能挥起严惩腐败的利剑,肃清腐败之毒瘤;也能化作阳光抹去干部心中的“雾霾”,有冤必洗激发创业激情!2020年5月,在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召开澄清会议,为该院纪委书记龙某澄清正名,并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置诬告者;2020年7月,与五象新区分管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及纪检部门负责人见面,为五象新区投促局副局长龙某澄清正名;2020年11月,在黎塘镇新圩村召开村民大会,为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某澄清正名……自2019年7月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为101名领导干部发声澄清!一次次理直气壮的澄清正名,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一句句放下包袱干事业的承诺,逐渐让该市纪委监委赢得了领导干部的信任,让市纪委监委成为了干部之家,更重要的是,让受到诬告的领导干部重拾信心,重燃创业激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00: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