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如何突围无人区?任正非:不要做小商品,不要挣小钱,2012实验室要瞄准未来

华为正在面临两大困境。

一个是美国科技霸权的打压,对华为的实体清单管控,硬件和软件的根上仍在处于被断供的极端困境中。

另一个困境,是华为自身研发创新正处于无人区的困境。任正非在科技大会上说过,“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无人区的困境下,华为如何突围破局?

01红旗插上山顶,回头一看:山腰、山脚全被包围了

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发言中,对华为的创新水平做了总结,“华为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还没有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

任正非对华为所面临的基础研究困境,形象的打过一个比方:

华为把红旗从山脚扛到了山腰,又把红旗插到了山顶,但从山顶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山脚、山腰都被别人包围了,因为专业领域的基础专利几乎全是西方公司的,华为多年的技术积累陷入了山脚、山腰的十面埋伏之中。

没有自己的基础专利华为就只能留下买路钱,向国外公司支付专利费,或者用自己的专利去交换,换取一条道路。

据华为公开数据,华为每年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用高达3亿美元, 2020年华为仅支付给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授权费用,就已达18亿美元。截止2019年公开数据,华为累计对外支付超过60亿美元专利费用于合法使用其他公司的专利,其中近80%支付给美国公司。

任正非也曾在内部有过一次讲话,说华为的前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资金投入都维持在每年70亿~80亿元以上,但却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

有一次,华为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在向任正非汇报研究成果时,任正非却说:“你什么时候可以不让公司交这几亿美元了,再到我这里来吹牛吧!

02华为突进到了创新的无人区

随着华为在3G、4G、5G理论上的突破,华为在通信行业上,进入到了真正的无人区。

任正非说: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华为跟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不再,华为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但华为凭什么创立引导理论?

任正非在内外部讲话多次提到,华为要加大研发战略投入,坚持向下扎到跟、向上捅破天,“短期要解决生产连续性问题,长期要敢于牵引产业发展方向”

事实上,华为在引导理论的创新早已展开。

为了突破无人区,华为在研发战略上也相应做了调整,将此前长期坚持的以市场应用导向的研发方向调整为面向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发明的2.0版创新战略

任正非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以客户为中心讲多了以后,我们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会忽略以技术为中心的超前战略。将来我们以技术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两者是拧麻花的,一个以客户为中心做产品一个以技术为中心做未来架构性的平台,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投入,构筑华为面向未来的技术优势。”

华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海思和鸿蒙,近两年最为大众熟知,但海思却不过是华为强大基础研究机构的二级部门。

03神秘的华为2012实验室

华为有个神秘的2012实验室,外界可能对这个实验室多有不解。

1、为何命名“2012实验室”?

其实这个命名来自《2012》这部地球毁灭的科幻电影,讲述的是世界末日来临前人们挣扎求生的经历。

受《2012》这部电影的启发,华为创建了面向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华为2012实验室”,专注于对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前沿技术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

任正非认为,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转折期,未来二三十年内将变成智能社会,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数据洪水涨得太猛了,那些没有方向的奋斗是不可能产生价值的。

具有强烈危机感的华为,需要在信息洪流中构筑一艘面向不确定性的诺亚方舟,构建未来10-20年的生存能力,成为未来少数能活下来的公司之一,于是便有了2012实验室。

22012实验室的定位

2012实验室就被定位成华为的“创新特区”,成为华为突围无人区的诺亚方舟

据统计,2012实验室约有1.5万人,已成为华为创新、研发、平台开发的责任主体,也是华为探索未来方向的主力团队,更是华为整体研发能力提升的责任者,代表着华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代表着华为自身的基础研究水平。

在华为2012实验室,聚集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前沿科学家和研发人员,正在研发一些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基础科学技术。

2012实验室主要面向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在华为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等

华为每年10-15%的研发费用中的30%是用在基础研究中的,并且华为对基础研究还允许可以有很高的失败率。

32012实验室都在研究什么?

我们所熟知的海思,就是2012实验室的二级部门。除了名震天下的海思,2012实验室的二级部门还包括中央硬件工程学院、研发能力中心、中央软件工程学院等。

2012实验室旗下知名度最高的是设在香港的诺亚方舟实验室,来自全球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围绕人工智能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2012实验室旗下除了知名的诺亚方舟实验室,还有很多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命名的神秘实验室,包括香农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高斯实验室图灵实验室欧拉实验室等。

华为在研发战略上,考虑到国内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人才的匮乏,便将很多尖端的研究所建在了顶尖科学家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比如隆巴迪先生是全球著名的微波研究专家,华为便将微波研究所建在了他的家乡意大利米兰;克里纳先生是全球知名的商业架构师,华为为他在爱尔兰科克市设立了研究所。

2012实验室在欧洲、印度、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还设立了海外研究所,以当地的世界领先技术作为研究基础。这些研究所少则300人,多则上万人。

时至今日,华为2012实验室成了国内顶级研究水平的代表,在全球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任正非在一次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会上说,2012实验室在瞄准未来构筑一些高端技术的过程中,要敢在主航道向前冲。不要去做一些小商品,挣些小钱。

虽然华为在前18年没有一项原创发明,但经过这些年在基础研究上的不断前进,任正非已经可以自豪说:华为如今已成为拥有8万多项授权专利,许多还是基本专利、核心专利,这对人类是一个贡献,对美国的信息社会也是一个贡献

04无人区的华为破局

面对美国科技霸权的打压和无人区没有领航、没有方向的两大困境,华为如何破局?

正如《华为破局》中任正非所说,“华为把红旗从山脚扛到了山腰,又把红旗插到了山顶,但从山顶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山脚、山腰都被别人包围了关键时刻见格局,任正非和华为洞察战略,能力聚焦,敢打敢拼,团结一切优秀人员,不断争取最大的胜利。

《华为破局》中,讲述了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一路走来的华为,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理性和创造力,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既有创业者、开拓者的激情,又有守成者、发展者的稳重。华为之所以有如此稳健的表现,源于他们一直坚持的思维方式——灰度哲学。正是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为华为争取了生存与成长的空间,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华为破局》为你呈现的这种思维方式,值得每一家出海奋斗的企业、每一家面对行业巨头打压的中小公司和每一位面临职场压力的人们学习和借鉴。《华为破局》不仅仅是一部企业管理书,也是一部关于生存、奋斗的书,是每个人的案头参考书。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上方卡片即可获取,了解和学习任正非带领华为破局历程中,是如何面对困难而“心有惊雷,面不改色”的格局和气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