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正能量”是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情感,這也是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一種心境狀態。

該流派倡導以建設性的眼光看待人類的情感與行爲,不再只關注於人無法控制的潛意識、或是抑鬱焦慮等心理障礙,更關注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個體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Csikszentmihalyi,2006)。

和擁有正能量的人相處,會感受到滿滿的活力,即便是遇到了不好的事情,這類人也總能找到合理積極的角度去解釋事件,不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

但生活中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滿口都是正能量,身邊的人卻會對此感到受不了,對此敬而遠之,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一、 口中的正能量並沒有落實到行動上。

有的人彷彿每天給自己打了雞血一樣,一大早就開始喊口號,例如“平庸不是碌碌無爲的藉口”、“寧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閒死在家裏;寧可去碰壁也不能碰壁”……

這些話雖然確實充滿了奮鬥的決心、說起來也朗朗上口。

但光說不練假把式,有的人雖然天天吆喝着要努力、要上進,但每天仍然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比如他們可能每天都在朋友圈發着一些充滿正能量的句子和小短文,但仍然是早早地到了公司,沒做多久便刷起了淘寶,每天最關心的事情就是什麼時候下班。

這種所謂的正能量也只是浮於表面,變成了每天喊的口號、朋友圈的文字遊戲而已,並沒有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上。

因此,在旁人看來,這種人光說不練,根本感受不到他們身上積極奮鬥的精神,自然也會產生反感之情。

類似的問題也會發生在職場上,有的員工踏實肯幹、每天勤勤懇懇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務;而有的人卻只是喊喊口號,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樣子,卻沒有做出什麼實際的成果。

但對於上司來說,他們可能並不能完全關注到員工每天的工作狀況,會誤以爲那些經常喊口號的人做得更多,形成了“做得多”不如“說得好”這種奇怪現象。

這種時候,對於其他員工而言,自然是非常不滿意這種每天喊口號、卻不幹什麼實事的人。要知道,用正能量包裝自己可能會起到暫時的作用,但如果光說不練的話,遲早會暴露最真實的一面。

二、 對別人面臨的問題難以感同身受。

人們其實並不討厭正能量本身,而是討厭那些打着正能量的旗號來說教他人的人。

在他們眼裏,負能量是不允許存在的,甚至當你打算開口訴苦時,他們便會立刻遏止,排斥你的的任何消極情緒流露,讓你感到非常難受。

例如當身邊的朋友難過的時候,有的人會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完全沒必要這麼傷心”。對於那些有抑鬱症的人,盲目強調中的那樣的人也會認爲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但試問,如果真正當那些事情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時,他們真的還能做到依舊如此從容樂觀嗎?

所以有的時候,讓人討厭的並不是正能量本身,而是那些無法對他人的感受進行共情,只會站在自己的立場、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

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由於家長過於強調正能量教育,難以理解和包容自己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哭泣時,一個總強調正能量的媽媽,可能會不允許孩子這種哭鬧行爲,認爲這是脆弱、消極的表現,從而拼命遏止孩子的情緒宣泄、甚至批判孩子,質問其爲什麼那麼脆弱。

然而,這種教養方法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遇到問題本來應該安慰,這樣的家長反而會去批判孩子的情緒發泄。

但是,情緒的流露並不總是消極的,正所謂事出有因,懂得尋找情緒的源頭,遠遠比一味地壓制、拒絕負面情緒的表達要合理得多。

長此以往,家長一味地強調正能量,反而會讓孩子難以懂得如何合理地排解自己的情緒。

究其本質,其實可以將這種牴觸消極情緒表達的行爲視作“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Formation Reaction)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其防禦機制理論中提到,即當人們不接受某種衝動和慾望,便會站到它們的對立面去,來回避內心衝突和外界威脅。

因爲這樣的媽媽不敢面對自己內心的脆弱,所以也絕不允許孩子脆弱,就是說不能感同身受。當一個人不能正常地釋放自己的情緒,你不能表達的情緒,情緒就會進入潛意識。

越是不允許孩子害怕,孩子纔會出現無名的恐懼。

那些社交恐懼症患者,多數都是家長不允許他表現自己的恐懼。因此,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日常生活中與人相處,這種盲目地宣揚、教導正能量的行爲,是極其令人反感的。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編輯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Csikszentmihalyi, Mihaly (Ed). (2006). A life worth living: Contributions to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