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观头条|民间投资起新势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拐点已至。

陈伯涛感知到了市场的力量。

身为广州联昇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他明白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复苏乃至演变中扮演的角色。

面对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15日公布的2020年1-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的数据,他嗅到了宏观层大力支持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发展信号,1月12日,在与记者33分钟的交谈中,他提及了近30次“市场”一词:“我觉得整体来讲,未来的投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他的预判并非盲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亦认为,中国民间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的顺周期,市场回暖的反应敏捷度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这一轮民间投资的波动特别清晰地反映整个投资周期性变动的特点,也表明了民营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异常紧密。

主导性的因素依旧在于市场的变化。

透过这一轮长周期市场的变化,乃至回到2010年中国经济需求不足,以及供需矛盾持续发酵,且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的彼时,2021年初,张立群圈出此时极可能为民间投资的新拐点:“我认为今年民间投资应该会处在更快活跃起来的基本态势。”

作出上述预判的原因,不止于这是历经疫情考验且共同挣扎近一年之后迎来底部反转的首次转正,更关乎疫情大势促使的行业巨变,并与其背后宏观层面为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试图创造外部投资环境息息相关。

从“六稳六保”政策,再到扩大内需的顶层考量,中国的民间投资,正在试图从多个维度,为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前瞻,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对于民间投资活跃抱有信心的,也不止陈伯涛一人,与其所在的纺织业再次共同出现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列表中的,还有医药制造业。

看着国家统计数据此前公布的2020年1-11月份,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27.3%的数据,科锐国际副总裁段立新对于陡增的增速,有着最直接的感触:“2020年药企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增加巨大。基于新药研发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除去纺织与医药,更多的投资窗口正在打开,市场亦开始酝酿更多的期待。

不过,面对数据的变化,深谙长三角地区相关民营企业发展的周德文,却嗅到了复苏之外的隐忧信号。

作为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他最近一月密集参加了浙江、上海等十余个企业的股东会。在不止一个股东会现场,周德文见到了前来讨债的人。他说:“这不可避免的让我们担心接下来的投资氛围和投资热情。”

在复苏与变数中,包括陈伯涛在内的民企人士,正跟随着疫情大势的起伏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正式跨入2021年。

资本热度

乘势而上。

翟磊想抓住新的机会,他看着地铁站、公交车乃至各电视台跨年晚会上频繁出现的赞助广告,心中构建起一副2020年教育行业企业的扩张版图。作为少儿英语教育品牌伴鱼的CMO,他明白,2020年,在线教育的机会来了。

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教育行业同比增长20.7%;2017年20.2%;2018年7.2%;2019年17.7%;2020年1-11月13.9%。

与2020年初多个行业备受疫情冲击,行业内投资出现下行不同的是,此刻的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变化,张立群用“强劲反转”来形容饱经疫情考验之后的民间投资的恢复和回升。

更多信息预示着中国经济在进一步复苏。

1月5日,世界银行组织发布的2021年1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7.9%。

这一切让翟磊兴奋:“疫情让在线教育发展高峰与资本热潮提前五年到来。”他一度用“水温已到了90度”来形容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的现状。

“2020年8月、9月,公司经历了两轮共近2亿美元的融资。从整个行业来看,在2020年经历了几轮融资的企业比比皆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翟磊表示。

这不是昙花一现的行业投资热度,在经历近一年的疫情洗牌之后,中国经济的整体恢复速度方才开始快于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用“宝贵的时间差”来形容相关行业与企业此刻面临的发展节点。

她认为,相关企业对转型升级的道路开始看得更清晰,新基建便是一例。冯俏彬说:“新基建等新布局已经成为拉动投资的主要因素。”

一名传统基建行业人士认同上述观点,他在与其他地域民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人工智能控制、大数据等技术,正在越来越频繁被应用于合作项目中。

求新,求变。

虽然疫情对中国的经济大气候造成了影响,但长期与市场敏锐共振的民营企业家,已经逐渐打破桎梏,抓住机会步步往上,这其中,包括翟磊所在的在线教育行业,也包括腾讯会议等在内的会议视频发展,以及在线医疗。冯俏彬看到了孕育而起的新产业机遇。

不过,身处资本浪潮中的翟磊,明白热度背后的行业深层次发展逻辑。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其他行业有所区别的是,教育行业之所以呈现出相对向好的态势,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其他行业确实不太好,多个行业呈现出负增长态势所烘托出的资本热度。

对标互联网行情来看,处于偏头部市场位置的在线教育行业,更容易受到投资人的青睐,翟磊说:“在教育行业里面,可能有20家、30家乃至更多的公司在寻求投资,但投资人实际投向的只有头部的前10家,行业竞争与市场份额争抢都比较厉害。”

规模在同行业中排行前10,2020年业务量增速在一倍以上的伴鱼,一度应势成为资本的宠儿。

翟磊认为,因为疫情,在线教育领域发展的高峰点提前到来,竞争热潮与资本热潮也随之提前到来。

当然,还有营商环境的改善。

从制度环境到政策环境,张立群梳理表示,从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开始,到2020年减税降税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加上放管服的改革,连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已经为营商环境的改观打下基础。而这些,都是促使包括在线教育行业在内的相关民企得以发展的因素所在。

同样感知到营商环境变化所带来利好并受到资本拥趸的,还有医药行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8.4%;2017年-3.0%;2018年4.0%;2019年8.4%;2020年1-11月27.3%。

段立新认为,其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并不完全意味着医药行业销量、业绩等方面的增长。从数据上看,2020年上半年相关医院的门诊量是明显下降的,这影响着医药制造行业企业的销量,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意味着医药制造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上述“空前的关注”,可以理解成一种投入,并解读成“行业的热度”。因为段立新明白,即便热度高,相关医药制造行业企业的生意也并不好,只是因为对未来市场预期上升,才造就出行业内2020年民间投资快速增加的态势。

举例来看,段立新最直接的感触是:“2020年药企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增加巨大。基于新药研发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得非常活跃,2020年共25家药企登陆科创板。”

作为一家医药上市公司,华海药业方面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20年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原料药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环保要求提高、需求增长、向头部企业集中等因素推动着原料药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制剂业务受益于集采等政策的推动以及新产品的获取实现快速发展。未来,医药行业会逐步向头部企业靠拢,原料药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回到2020年初,当时面临疫情巨大冲击的相关民营企业,如今已经不会再因为国内散发疫情而陷入中国经济运行会被威胁性因素左右的恐慌之中。

冯俏彬认为,总体上来看,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差的时候,更多向好的因素正在显现,而这一切,都将对2021年的民间投资起到正向作用。

传统遇冷

与包括在线教育、医药制造业形成对比的是,更多的传统行业仍在“遇冷”。

在占据民间投资超八成的制造业领域,经济观察报通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20年1-11月,制造业的13个分行业中(共31类,国家统计局公布13类),10个行业均处于负增长状态,2018、2019年同期数据分别为2个与8个。除此之外,2020年1-11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仍处于负增长状态。

2020年5月,希肯文化董事长安庭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仅以希肯文化旗下的演出公司为例,疫情期间取消的演出场次便达到100场左右,直接涉及的票房损失接近3000万元。

不止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还有纺织和环保。

在浙江,作为服装出口大省,周德文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疫情前,浙江的传统产业竞争已非常激烈,这是传统实业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在疫情影响下,浙江2020年没有多少家做服装出口的企业是景气的,更不要说有所增长,上半年很多国外订单都不履行了,甚至订单的定金都不要了。但因为服装款式有时效性,存货的积压导致很多企业陷入困境。”

数据也证实了周德文的调研。2020年1-11月,中国服装累计出口1236亿美元,同比下降7.2%,已连续两年处于负增长状态。

在浙江绍兴做了四年多服饰外贸的沈远对市场的下滑感同身受。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他把企业做到了年销售额几百万美元,企业规模行业中等偏下,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国与南非。

“从2020年3月中旬开始,包括年前已经谈好还未生产的订单、刚出货的甚至已经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即将到达出口国港口的订单,都面临被大面积取消。客户表示做好的订单先别发货、未做的订单先别做,需要根据几个月以后的经济复苏情况来决定订单的下一步情况。4月份,企业经营情况越来越差,收支不平衡也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提出要延长货款支付时间。取消的订单也越来越多,新单子已基本没有。企业当时只能进行裁员。”沈远表示。

不止于此。国家发改委数据还显示,2020年1-11月,出口额列前五位的省市中,广东、江苏、上海的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3%、1.3%和0.7%,并且这三个省份的出口额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在环保领域,翟磊在2020年所经历的行业热度,作为一家中型水务公司的项目经理,张涛在2016年也曾经历过。

张涛向经济观察报介绍,2016、2017年,因为PPP的兴起,水务行业突飞猛进、市场异常火热。那两年,水务行业出现了很多企业的身影,如碧水源、东方园林等。

但现在,张涛面临的市场环境是,“资本市场上,这两年至少在水务资产板块上,已经没有什么热点,也没有投资人感兴趣,自然就没有比较低成本的资金进来。现在行业利润本身很薄,其次需要重资产投入,回报周期长,环保监管风险比较大,现在一些地区还在提标,这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

从公司业务层面来看,张涛介绍:“以浙江某地级市为例,2020年新增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基本没有,因为此前市区、乡镇在污水处理上基本都已经建得饱和了,市场空间本身不是太大。2020年,公司几个投标的项目最终也没有落地。总体市场上,公司投资部的领导们反馈给我们的信息也是,现在项目确实少,也难拿。一旦有什么项目出来,水务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都会报名竞争”。

疫情影响下,张涛公司的一些项目甚至面临地方政府无法履约的局面。

张涛表示:“2020年末我们在某地的一个项目,地方政府欠了我们很多水费,但是地方政府反馈说他们是真没钱,甚至连基层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最后我们申请仲裁,仲裁结果是我们赢,但仲裁后还是拿不到钱。水务行业企业为了维持项目持续运营,还得千方百计从别的地方借钱让项目运营下去。这真的是很麻烦、头疼的一件事情。”

十年起落

跳出2020年,跨过疫情,拉长镜头,回到更早之前、往更纵深去看,对于中国的民间投资来说,这是一个近乎长达近十年的下滑周期,而投资下滑的原因涉及多重因素。

打开搜索引擎,2015年的中国,为改善供需之间的矛盾,开始大范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信号的释放,给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多行业打开了新的窗口。已经在纺织行业干了24年的陈伯涛对当年的变革记忆犹新:“在国内,市场消费能力快速增长的另一面是,消费需求如流行服饰需求变化的很快,企业为跟上脚步,被迫开启从供应链到市场的转型。”

身为与市场竞争一向形成较为强烈共振的民营纺织企业,陈伯涛所在的广州联昇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始面临人工成本逐渐攀升,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局面。

他说:“以前可能是两个人分一个蛋糕,现在则是十个人分三个蛋糕。2005年前,开服装工厂的公司随便做都能赚钱。工人很容易招,市场也都是一直供不应求。”

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张立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我认为,这一轮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的主因还是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便持续经历着需求不足以及供需之间的矛盾。”

面临矛盾,寻求转型的中小企业,可能更容易进行灵活性的操作,快速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但对于生产型的大企业而言,可能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

陈伯涛说:“由于面临着重资产压力,企业没办法轻易进行快速的转型,加之一些企业本身存在管理问题,导致部分生产型的大企业经营业绩逐渐下滑。比如近几年业绩持续下滑的海澜之家以及陷入关店风波的拉夏贝尔。”

回到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分析,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体系、企业产业格局经历了大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企业因为旧的增长模式已经不行,新的增长模式还没有找到,所以比较痛苦,最终导致了企业的投资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冯俏彬表示:“2017年前后,舆论场更是出现一些关于民营经济的不确定、不正确的认识和言论,引起了大家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其次,企业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种种因素下,民营企业家看不清楚未来,不愿意花大的代价去进行收益上面看起来不完全确定的投资。”

在一些制造企业眼里,当下市场需求仍然乏力。

作为一家卫浴产品出口企业、广东渼洁集团总裁罗小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从两年前开始,因为贸易关税等原因,国外客户对产品价格很敏感。疫情影响下,一些订单也被客户要求延迟交货。对于行业一些初创型企业而言,现在肯定很难做。因为一方面资金难找,另一方面是如果要去抢占新的生意,公司自身对于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变化会很敏感。”

当下,罗小华的公司员工数近800人。

罗小华表示:“因为我们是市场导向型企业,需要随着市场的导向进行公司内部的调整。现在外贸出口上,国内同类供应商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为降低成本,我们预计接下来将在机器自动化方面投入更多从而节约人工成本,这是我们2021年重中之重的事情。”

2020年,罗小华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我们在2020年七八月份就已经开始筹划了,包括在国内注册新的品牌,把国外的线上销售方式慢慢转到国内,国内市场对我们而言也是个机会。之前我们在美国市场很忙,虽然现在在美国的订单数量还可以,能正常出货,但产品开发的工作却没以前那么忙。”

将镜头拉回国内市场。

在2020年的调研中,冯俏彬还发现了一些成功实现转型的服装品牌案例。

她表示:“比如我们去福建泉州调研,当地主要做服装体育用品等传统产业,业务主要面向海外,我们看到一些民营企业的情况欣欣向荣,包括安踏、匹克等,这些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因为科技水平、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随之逐步上升。”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纺织业同比增长10.7%;2017年5.9%;2018年5.1%;2019年 -8.9%;2020年1-11月同比 -8.0%。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他们的生生死死是经济生活当中永远都会发生的事情。但有一批企业始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站稳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跟它在关口是否完成转型升级以及企业的经营策略密切相关。”冯俏彬进一步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在张涛看来,行业投资的下滑,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便是此前一些民营企业的无序扩张。

张涛表示:“2016、2017年,水务行业市场异常火热,即便很多一测算根本达不到基本盈利要求,而且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的项目,也有企业拿。2018年现金流出问题后到现在还爬不起来,最后基本上都选择与国企合作,这极大影响之后的行业投资。这也提醒我们,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去支撑一个完全公开、充分竞争的市场,盲目大量拿项目以后,企业现金流会很成问题。”

回看中国水务行业的历年数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2016年水务行业所在的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22.9%,2017年21.8%,2018年2.5%,2019年0.3%;2020年-1.8%。

冯俏彬说:“从过去几年环保等行业民营企业爆雷的经历来看,企业的生死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不能归咎为环保政策或金融部门等某一个方面。外因上企业经营受大环境影响;内因上,一些企业爆雷还是因为杠杆加得太高、摊子铺得太大同时缺乏核心竞争力。”

看向未来 

走过十年,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窗口已经打开,从目前的政策取向来看,能发挥稳定持久效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为下一步民间投资的拓展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恢复提升,提供更多的支撑。

张立群认同上述观点,在他看来,未来的政策指向最好不要“急转弯”,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例,2021年的“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与上述思路亦是吻合。

站在资本风口上的翟磊清楚地知道,目前在线教育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盈利的并不多,现在只是相当于投资人在驱动整个企业的扩张。

对于处于新兴产业中的互联网行业来说,在盈利之前,其实规模增速比盈利更加重要。他已经找到了未来投资的方向,在敲定方向之前,他还明确了一点:“互联网公司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如果不快速增长就会死掉。我们目前的第一要素是,先保证自己能在市场竞争中活下去。”

数据统计显示,其所在企业的员工数,已经由2020年初的1000人左右上涨到年末的2000人。目前,公司还在扩招,翟磊的预计是,2021年,员工总数有可能突破3000人。公司内部曾拉过一个在线教育企业名单,以月营收稳定过亿或年营收超十亿的规模来算,总共15家,其中5家已上市。

行业整体融资上,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1月-12月,在线教育行业披露融资事件超150起,融资金额超过530亿元,同比上涨360%,其中43起项目融资金额过亿元。以融资规模最大的猿辅导为例,2020年融资总额超35亿美元。

更多预示中国市场起落变化的民间投资信号,正在进一步释放。

跨入2021年,周德文却越发担心接下来的民间投资。

周德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1月4号,我去一家企业开股东会,因为有人跑来讨债,公司总经理只能把债主‘关’在办公室,自己跑到会议室开会,会后再去见讨债的人。关键是这样的情况在多个股东会现场发生过,这不可避免地让我们担心接下来的投资氛围和投资热情。”

同样的情形在四年前也曾上演。

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曾经历大幅下滑,全年增速由2015年的10.1%降至3.2%。当年5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讨,随后9路督查组奔赴18省区,督查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周德文也曾也被中央统战部抽调参加到一个组,到湖北省督查。

周德文表示:“在我看来,2020年的投融资环境和2016年督查时看到的情况相比,状况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善,投融资环境和当年一样也是不容乐观。加上疫情影响,投资低迷也在意料之中。虽然在线教育、医药投资风景独好,但这进一步削弱了其他行业的投资。接下来还是要密切关注经济不景气可能造成的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数据也显示,2015年以前,民间投资增速高于整体投资2-3个百分点,2015年基本与整体投资增速持平。但自2019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并且,2019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近十年来首次跌至60%以下。

如何让投资再热起来?

张立群表示,基于民间投资的顺市场周期特点,让市场热起来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投资,这也将推动着长达十年的下滑周期迎来拐点。

“2008年4万亿一下去,民间投资立刻活跃起来。当市场需求不足时,靠企业和家庭这两个主体扩大内需的效果不明显,他们都是顺周期的行为特点。只有当政府投资得到强力提振后,才能有力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带动居民消费。”张立群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钱从哪来?

张立群认为,为提振政府投资,要敢于用长远的钱办长远的事,要把中国经济长期高成长的红利充分用好。

他说:“比如说发30年、50年期的长期建设债。现在看,20万亿的长期建设债规模可能看起来比较大,但30年、50年后经济规模可能是现在的10倍,用那时的经济能力来偿还长期债务完全没问题。当然,发债评级等各项工作应该要做得更完善。同时要依据长远科学规划,把项目选准、选好,把项目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好。”

而对于民间投资的起伏,冯俏彬则认为不必过于担心。

她表示:“中国民间投资的涨涨落落,和经济气候升升降降是相适应的。在这个过程中,比如2015年前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国有企业投资的趋势,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现在反过来也一样。企业经受疫情的冲击和国际形势变化后,意识到不转型升级,企业经营便没有出路。当企业家看清楚方向后,可预期性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这些都会推动他们为未来投资做布局。当然,企业家不会在看到趋势后立刻投资,可能还需要经历投资分析判断的时间。”

对接下来民间投资刺激举措的出台,她也持乐观态度。

“2021年投资在政策衡量中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未来面对经济转型升级,怎样为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我觉得政府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方面的考虑,还是会出台一些有利于民间投资、肯定民间增长的政策。”冯俏彬表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涛系化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