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在小時候都有一些膽小、畏難的情緒,比如要上幼兒園,會有分離焦慮;上小學又因爲環境不熟悉或者不適應,不敢發言,不敢跟別人交流。大多數家長就會把這個歸結到遺傳或者爺爺奶奶的嬌慣。

其實膽小、畏縮的孩子往往是最對外界最敏感的那些孩子,他們會下意識的把一些小的新號放大。比如別的小朋友跟他說話,敏感的孩子會瞬間有反應,他從心理就會迅速的想自己該說什麼,怎麼表達;或者老師只是比較嚴肅的溝通一些事情的時候,敏感的孩子就會過度反應到老師是不是要批評自己或者自己做錯了什麼。 其實總結來說,就是對於外界接觸的太少,沒有怎麼見過陌生人嚴肅的樣子,也不是很多的和陌生人交流。

對於這種情況來說,首先要給孩子做脫敏訓練。這個脫敏訓練不僅僅是指讓孩子與外人多交流,因爲本身每個人就有外向和內向之分,不能一視同仁的讓孩子去和外面的人大量交流。小孩子認識世界除了聽和看,他們很重要的認識手段在於觸覺,現在大熱的感統訓練就是通過大量的大幅度運動,增強孩子和外界環境的觸覺接觸,從而給孩子達到脫敏的狀態。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有大量的大幅度運動,比如跑步,蹦跳,游泳這種,孩子在大幅度運動的過程,一方面放鬆身心,一方面通過跟外界大量的接觸,從而達到觸覺脫敏,情緒上脫敏也就順其自然的形成了。這也就是那些運動特別多的孩子也往往是最外向的孩子的原因。

另外由於運動的有限性,我們還可以對孩子進行專項的皮膚脫敏訓練。比如時不時用粗糙一點的毛巾擦拭孩子身體,或者用一些柔軟的毛刷刷一下孩子身體,都可以讓孩子的身體敏感度變低,從而對外界敏感度變低

其次要讓孩子正視過敏原。比如孩子見到動物園的老虎很害怕,一般家長會怎麼做?大多數家長會把孩子保護起來,避免孩子再次被老虎嚇到。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往往孩子本來只是因爲不瞭解而產生的害怕,最後會因爲家長的保護變成根深蒂固的恐懼。我們不是提倡故意讓孩子去接觸那些害怕源,而是讓孩子直面這份害怕,對害怕源進行了解,進行接觸,循序漸進的讓其對害怕源脫敏。

最後,家長和孩子都要擺脫依賴心理。現實中可以見到很多孩子喜歡粘着家長,不原因接觸外界的東西,這種孩子最後往往會過於敏感。除了孩子本身,有時候家長也會過於粘着孩子,孩子上學去就魂不守舍,在學校外面看來看去。這樣子都不是很利於孩子的獨立性格的形成,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爲了孩子能形成獨立性格,家長也不能依賴孩子,家長事事幫助只會讓孩子萬事都依賴。只有獨立自主成長的孩子,纔會成長出堅韌不拔的性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