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有害论”基本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我们认为压力会损害人的健康,尤其是长期慢性压力会导致人出现失眠,脱发,食欲不振,浑身乏力,情绪低落,内分泌紊乱等各种问题。

压力是可怕的,是各种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让各种缓解压力的产品,管理压力的课程赚的盆满钵满,而留给我们普通人的只有空空的钱包和日益焦躁的心境。也许是时候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压力真的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吗?

塞利的小白鼠:压力是人类的敌人

压力会影响人的健康,这一说法是由匈牙利的内分泌专家汉斯·塞利于1936年提出的。

塞利将一群小白鼠置于极端的压力环境之下,48小时之后,这些老鼠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全面崩溃,然后,它们都死掉了。

虐待老鼠的塞利从此开始迷上了“压力”这门科学,还凭借“压力教父”的头衔获得了10次诺贝尔提名。塞利推测压力和挫折会让人变得虚弱,压力是人类的敌人。

塞利错了吗?不完全是。如果你仔细看过“虐鼠实验”的细节,就会知道塞利所说的“极端环境”是被囚禁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不定时的遭受电击;是被扔进水桶里,被迫游泳直到快被淹死;是在拥挤的笼子里拼死争抢有限的食物。这种极端的暴力和虐待与日常生活的压力可不能同日而语。塞利早期的实验仅仅能证明:严重的,创伤性的压力会损害健康

直到1970年,塞利才公开谈论“良性压力有益身心”这一观点。可惜已经太晚了,对压力的恐惧已经深深根植在了大众的心中。

坎农的大灰熊:也许慢性压力才是罪魁祸首?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日常生活的压力没有暴力和虐待那样的突然和猛烈,但是长期,频繁的慢性压力还是会极大的损害我们的健康。

这一观点就涉及到了另一位心理学家怀特·坎农对战逃反应的研究。坎农认为在极端的生存危机面前,例如在森林中碰到了一只熊,我们会迅速做出判断,选择战斗,或者逃跑。战逃反应系统是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出的一种“压力反应系统”。

可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很少面临生死攸关的危机,大部分人遭遇的是车贷,房贷,孩子不听话或者工作不顺心之类的慢性压力。面对家庭问题或者工作冲突,我们不能玩失踪,或者靠打架解决问题。

在慢性压力面前,陈旧的压力反应系统不但帮不上忙,反而会强迫大脑分泌一种叫做“皮质醇”的物质。皮质醇会导致血压和血糖的升高,让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睡眠质量降低。皮质醇还会让身体持续的渴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让人变得肥胖。

坎农得出的结论是:人类陈旧的压力反应系统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慢性压力才是损害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坎农错了吗?也并不完全是。如果我们总是遭受无法预测,突然出现,并且完全没有意义的压力事件,我们的大脑确实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停地分泌有害的皮质醇,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但是千万不要小看了人类的大脑。在压力事件发生时,我们会迅速进入应激状态。但当压力情境缓解之后,大脑和身体会自动的切换到另一种状态:挑战状态。这时候大脑会分泌另一种物质“压力荷尔蒙”。压力荷尔蒙会提升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它鼓励你重新回想刚刚发生的事件,要求你汲取教训,帮助你更好的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压力事件。

处在“挑战状态”下的大脑会把每一次的压力都当做一次挑战,身体和大脑都会从中学习,让你在下一次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变得游刃有余。心理学家管这种大脑运作机制叫“压力疫苗接种”。

不是压力的错,那是谁的错?

如果说日常性的压力没有严重到能损害身心健康,长期慢性的压力也只不过是在给大脑接种疫苗,那为什么现代人还是会罹患一系列的疾病,始终处在亚健康状态呢?也许下面的这个实验会告诉我们答案。

1998年,3万名美国成年人被邀请回答两个问题:

过去一年里你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压力在多大程度上妨碍了你的健康?8年后,研究人员彻查了这3万人的死亡记录,并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论:杀人的并不是压力,而是压力加上认为压力有害的信念。研究发现,高压力的生活提高了43%的死亡风险,但提高的死亡风险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那些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并不容易死亡。实际上,他们的死亡风险反而是最低的,甚至低于那些报告自己只承受了很少压力的人。

人的大脑和身体是强韧的,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压力本身并不会打倒我们。真正让我们变得虚弱的是“压力有害”这种信念。信念之所以强大,不仅仅是因为它会影响你怎么想,还会影响你怎么做。

如果你视压力为洪水猛兽,那么压力来临时,你会很自然的选择规避它。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逃避压力,比如通过打游戏和刷短视频暂时忘记烦恼,或者用酒精,香烟等外部刺激来麻痹自己。

如果你相信压力是一件纯粹的坏事,压力就会自我繁殖。遇到问题只想着逃避而不是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就会积累起来,把你拖入失控的深渊。越是坚定的逃避压力,越是容易陷入向下的螺旋。在不断向下的过程中,焦躁,无助和绝望等等负面情绪会将你淹没。

如果你认为只要足够强大、足够聪明、足够有钱,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压力,那么压力就变成了你失败的标签。“压力等于失败”这样的思考方式会更容易让人变得不堪一击。

重新思考压力,拥抱更健康,自律的生活

感到有压力并不说明你的生活出现了状况。压力反而是在提醒你,是时候为你在意的人或者事情投入更多的心力了。压力是我们有在认真,努力生活的信号。

当然“适当的压力有益身心”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仅仅依靠重复这句“咒语”并不能让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本质的改变。“重新思考压力”要求我们抓住一切感到压力的瞬间来锻炼新的思维。

改变压力思维模式的第一步是承认压力的存在,找到压力事件对自己的意义,并乐于将压力状况视为一次挑战。秉持这种观念的人会调动起所有的精力准备迎战,而不是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抱怨,焦虑,害怕和逃避等等情绪之中。

改变压力思维模式的第二步是学习新观点,掌握新技能。想要解决棘手的问题,仅仅凭借信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书本,从他人身上学习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是为你的战斗提供充足的弹药和补给的最佳方法。

改变压力思维模式的第三步是分享。分享你在应对压力时学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个动作是一种锻炼和复盘,你的大脑会在一次次的练习和分享中逐步适应新的思考方式。

写在最后

压力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办法逃离压力。那些愿意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压力的人,最终会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中获得成长,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因为压力的背后,正是人生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