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17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雲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爲“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白雅婷出席並發表演講。

白雅婷表示,交通運輸行業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源。運輸電動化是實現各國氣候目標和確保地球世代宜居的關鍵途徑。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佔世界一半,2015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世界庫存和銷售的最高紀錄。雖然發展迅速,但交通電氣化革命仍需要中國和世界都繼續努力。

爲此,她強調四點建議:

首先,必須從整體上看待汽車的碳足跡。也就是說要對電動汽車全生命週期的排放進行監管,不僅僅是用戶端的全鏈條排放,也包括電池生產和處理過程中的全鏈條排放。

在白雅婷看來,減少碳足跡和原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必須投資降低迴收成本,同時加強對製造端的監管。目前,回收一個鋰電池的成本是生產一個新電池的五倍。另外,電動汽車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綠色。發揮電動汽車的巨大環保潛力,還需要我們大規模轉向可再生能源。

第二,促進車輛電網整合。向完全可再生能源領域過渡的兩個主要挑戰是能源生產的波動性以及發電與用電之間的地理距離。最大程度上發揮儲能的作用,對於結局這一瓶頸問題至關重要。電動汽車提供了一種頗有潛力的解決方案:通過雙向充電實現分散式存儲,通過車輛到電網(V2G)實現車輛電網整合(VGI)。

她指出,這不僅需要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消費者參與。意味着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駕駛和泊車行爲;何時何地連接車輛;不僅要充電,還要放電。真正的VGI可能還需要激勵措施,例如上網電價補貼或類似規定,以確保在電網需要時,城市或國家的電動汽車可以及時供電。

第三,將鄉村振興戰略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相結合。中國的農村地區往往停車、充電比較方便,且可以使用分佈式可再生能源。這樣可以讓農村居民駕駛新能源汽車,引導農村消費者直接轉向電動化出行方案。

但這不僅僅是綠色環保的問題,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人。在這一方面,必須確保在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車輛的過程中,出臺低收入家庭“以舊換新”用上電動汽車的政策。如果沒有這些安排,弱勢羣體可能會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出行工具。同時,徹底做到交通電氣化,將影響到數以萬計以維修傳統車輛爲生的人。爲了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我們可能需要提高這些工人的技能,使他們能夠掌握新技術,進行汽車維修保養,甚至回收。

第四,必須促進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FCV)的發展。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在2020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超級年”,在關鍵零部件技術和政策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我們亟需出臺跨部委聯合出臺的氫能國家戰略,以綠氫爲遠景——這將爲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可能性,加速中國的脫碳進程。

她表示,和動力電池汽車一樣,制氫的能耗也必須做到碳中和,燃料電池汽車才能真正幫助運輸部門脫碳。必須補貼並加速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成本。氫儲能不僅可以利用原本要棄掉的可再生能源,還可以爲其他高能耗的行業供能,比如工業和建築。這是唯二超過交通運輸行業的排放源。

白雅婷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隨時願意在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碳中和的轉型過程中提供協助。自2003年以來,我們一直在調配全球網絡和經驗,支持中國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推廣,以促進綠色交通領域的發展。一直在通過在京津冀、長三角和大灣區8個城市的氫能與燃料電池車示範項目,以及在大灣區的氫經濟職業培訓項目,支持基層政策創新,爲產業供應鏈提供技術援助,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