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及“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榜上有名!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固原传统民间建筑营造技艺是采用传统土、木、砖、瓦、草为主要材料和北方传统匠作做法的民间营造技艺,是研究六盘山地区民间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从秦汉至北魏时期,作为边关重镇的固原,建筑已初具规模,营造技艺日趋完善,高平城的设置,使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入了鼎盛时期,一代代手艺人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中延续了这门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自清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历经五代120多年传承历史,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性传承人。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利用资源丰富的黄土,形成了固原独特的生土、土木建筑模式。固原传统民间建筑主要为三合院式布局,主房为双坡顶安架房,坐北朝南。偏房为单坡顶趄厦房,位于东西两侧。建筑墙下砌三层至五层碱砖,以上为胡墼砌墙,黄土中加入粗麦草和成草泥砌筑,加细麦草、麦薏抹面,利于保温防寒。前砖码头,后砖挑檐,屋面铺青瓦,屋脊不设吻兽,作砖脊或砖瓦组合脊。院墙为夯土墙,做砖门楼或“穿靴戴帽”大门,建筑外观呈现出质朴厚重又简约平实的特点。

固原传统民间建筑营造技艺吸收融合中原文化、关陇文化,形成独特的六盘山区建筑特色,与当地环境、气候、民俗等紧密相连,同时蕴含了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地理气象医学、道德伦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其中黄土墙、青瓦、硬杂木和麦草的和谐组合,具有调湿、节材、透气、防火、隔声、经久耐居等实用价值,并且具有冬暖夏凉、节能节地、便于施工操作等特点,构成了独树一帜的固原传统民间建筑风格,丰富了我国民间建筑的种类,具有很高的建筑学术研究价值。

即使在今天,城镇建设依然沿用着这种传统营造技艺,体现了这门手艺内在生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使百姓走上致富路,还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得以更好地传承。

六盘山区春官送福

六盘山区春官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的歌谣,类似七绝,通常为四句七言,以方言形式表现,说词合辙押韵,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常以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和幽默诙谐的段子给老百姓送上新春祝福,并承载礼仪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信德等教化育人的知识。“春官”是周代一种职官,执掌农耕事务。后世民间出现扮装春官的说唱艺人在农村走家串户表演,为百姓送上二十四节气表和祝福吉祥的送春活动,形成一种劝农祈福的“春官送春”习俗。说唱者又被俗称为“春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期间在社火中由春倌说春官词、表演春官词的活动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春官词内容包罗万象,题材广泛,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具有大众性、口头性、娱乐性、方言性等显著特征。现已挖掘古老的春官词2000余条,在当地流传较广的传统段子有《 三堂 》、《五福堂》、《十盏灯》、《十杯酒》等,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春官词主要分布于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地区,固原市主要分布于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和原州区一些汉族聚居乡镇,西吉县主要分布于吉强镇、新营乡、震湖乡、马建乡、田坪乡、红耀乡、平峰镇、将台堡镇、火石寨乡等乡镇。上述地区历来就有传承春官词的民族风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春官词的分布区域也在不断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近十多年来,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苟庄村、套子湾村,新营乡陈阳川村,震湖乡震湖村、党家岔村,红耀乡红耀村,马建乡马建村、周吴村、台子村刘垴村等乡村的春官词创作传承就很受群众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现代春官词多与民间社火紧密相融,西吉东部乡镇如将台堡镇的春官词就有甘肃平凉、静宁一带的韵味,西部各乡镇的就比较纯真。

春官词是一种以方言为特色的民间口头民俗文化,类似七绝,通常为四句七言,题材丰富,不受格式限制,语句押韵顺口,悦耳动听,诙谐幽默,韵味十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常给广大群众带来欢心和快乐。

图文来源:宁夏六盘山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