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媽媽

網上有一個視頻段子挺火的,是綜藝節目《你好生活》中,幾個央視主持人的對話,其中最搞笑的就是央視主持人撒貝寧。

幾個人在聊天的時候,提到了當年的高考成績。尼格買提問張蕾:“你們山西的分數高嗎?”

張蕾說:“我是山西藝術類的第一名”。

小尼說:“我也是第一名。”

康輝笑着問:“誰還不是第一?”

一邊的撒貝寧笑起來:“跟一幫還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

撒貝寧沒有經過高考,他在中學是被直接保送到北京大學的。而且,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撒貝寧也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他說,老師都不怎麼認識他,因爲平時他都不怎麼上課,可是一考試他就分數很高。所以,在北大他又被直接保送了研究生。

平時我們看到舞臺上幽默的小撒,不僅情商高,還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

生活中,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是高的,是聰明的,希望孩子能夠將來有出息。

孩子長大了,上學了,學習成績往往會成爲測試孩子智商的標準。其實,也有一部分孩子,他智商並不低,可是因爲學習態度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被認爲是笨孩子。

所以,也有的父母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測試智商的。

心理學家發現,一些智商高的孩子,他們從小就有許多明顯的特徵,嬰幼兒時期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

記憶力好。

撒貝寧就曾經在節目中提到過,老天爺給了他一個特別寶貴的“禮物”,就是擁有“照相機記憶”。

撒貝寧在看一本書,就能差不多背下每一段落的排版……撒貝寧就是一個記憶力特別好的人。

記憶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記憶力很好,大腦裏就能儲存更多的知識,知識在大腦裏整合,發生聯繫,才能更好地思考。

所以,很多聰明的孩子,都是記憶力很好的。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記憶力好壞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

有的孩子早早地就認生了,見到生人就哇哇大哭。也有的孩子,對家裏物品擺放的位置記得很清楚,這都是記憶力很好的表現。

孩子喜歡搞破壞。

網上有一個視頻段子,媽媽一個不注意,孩子把整罐奶粉都倒出來了。地上、身上、嘴裏、頭髮上,都是奶粉。

媽媽被氣得無可奈何,問:“心臟病好不好治?ICU一天多少錢?被氣死的人,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孩子靜悄悄,一準兒在作妖。玩麪粉、玩口紅、撕衛生紙,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孩子做不到的。

孩子這樣搗亂,父母看到確實是很生氣。但是我們也不要過分懲罰孩子。孩子之所以搞破壞,是因爲他好奇心比較重,想要探索自己不知道的祕密。

好奇,是驅動孩子學習的最原始的動力。所以,好奇心重的孩子,都是大腦思維很活躍的,也是比較聰明的。

模仿能力超強。

有的孩子看動畫片,對動畫片中卡通人物的動作、神態就模仿得惟妙惟肖。

孩子模仿能力強,不僅僅是很好玩。早就有神經學家通過研究表明:模仿越強的孩子,大腦皮層越發達,越聰明。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模仿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孩子在1~2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模仿了。他們學習大人說話、做事,內容也隨着年齡增長越來越複雜。

如果你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說明他的學習能力很強,是聰明的孩子。

④語言表達能力強。

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比較晚。我們不能肯定說話早的孩子就一定比說話晚的孩子聰明,這不是絕對的。

但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大腦發育是有一定影響的。孩子的語言活動,是比較精細複雜的活動,對大腦皮層是比較活躍的刺激。

孩子善於表達,說明大腦皮層比較活躍的,是聰明的孩子

孩子的智商,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有後天教育和培養的因素影響。

而孩子的智力發育,6歲以前是比較關鍵的時期。科學育兒,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A.父母的觸摸。

嬰兒時期,父母的擁抱、觸摸都是給孩子大腦皮層良好的刺激,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皮層更好地發育。

觸摸還是父母和孩子很好的溝通,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B.父母的嘮叨。

和孩子說話,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說起來似乎有點可笑。但是,美國的堪薩斯金博士,早就提出過“3000萬詞彙倡議”。

三歲前,父母對孩子說話多少,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父母和孩子說得越多,孩子的詞彙量越豐富,就越聰明。

C.孩子的動作發育。

孩子爬得越多就越聰明,這是很多育兒專家的共識。孩子在做動作的時候,大腦需要不斷協調、運轉,能夠促進大腦更好的發育。

父母有時間多陪一陪孩子,多給孩子一個擁抱,多對孩子說一說話,就是對孩子很好的早教了。

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成長、聰明伶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