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鉴于朝鲜战场的形势,我国决定从二野抽调部队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同时将第一批入朝作战的第50军、66军撤回国内进行修整。陈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近山任副司令员,杜义德任副政治委员,王蕴瑞任参谋长,刘有光任政治部主任,副参谋长李懋之,政治部副主任李冠元。

3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开始入朝,司令员陈赓因病未能马上到职,同年6月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兼第3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后王近山、许世友先后任司令员,杜义德任政治委员,曾绍山为副司令员。

陈赓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许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王近山、杜义德、曾绍山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王蕴瑞、刘有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懋之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年晋升为少将。李冠元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第三兵团入朝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

第3兵团下辖第12、第15、第60军。

第12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改编而成。军长曾绍山(后萧永银),政治委员李震。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副参谋长贺光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1年秋季局部战术反击作战、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

曾绍山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萧永银、李震、李开湘、贺光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12军下辖第31、第34、第35师。第3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赵兰田,副政治委员刘瑄。第34师师长尤太忠,政治委员罗洪标。第35师师长李德生,政治委员刘昌。

赵兰田、尤太忠、刘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刘瑄、罗洪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德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15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改编而成。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

秦基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谷景生、周发田、车敏樵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张蕴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15军下辖第29、第44、第45师。

第29师师长张显扬,政治委员王新。第44师师长兼政委向守志。第45师师长崔建功,政治委员聂济峰。

张显扬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新、聂济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向守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崔建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60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改编而成。军长韦杰(后张祖谅),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副主任李哲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含金城战役)。

韦杰、张祖谅、袁子钦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查玉升、邓仕俊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哲夫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第60军下辖第179、第180、第181师。第179师师长吴仕宏,政治委员张向善。第180师师长郑其贵,政治委员吴成德。第181师师长王诚汉,政治委员张春森。

吴仕宏、张向善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郑其贵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王诚汉、张春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吴成德未参与授衔。

在第三兵团入朝不久,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改编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作为总部直属部队,也入朝作战。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政治部主任陈发洪,副参谋长蒋克诚。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第47军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

曹里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李人林、刘贤权、陈发洪、蒋克诚、杨中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47军下辖第139、第140、第141师。第139师师长颜德明,政治委员袁福生。第140师师长黎原,政治委员赵平。第141师师长叶建民,政治委员彭清云。

颜德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袁福生、黎原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赵平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