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邏 葉倚伶(實習生)

2021年開年,液晶面板延續了2020年下半年來的持續漲勢,漲價幅度在3%-5%之間。此次漲價持續近八個月,遠超市場預期。

根據羣智諮詢的最新預測,漲價的趨勢將會持續至2021年3月,也就是液晶面板將會連續10月價格上漲。一位業內專家稱,這一輪的漲價有兩個特點,一是漲價時間比歷史上數次漲價時間都要長;二是漲價幅度巨大,各類尺寸的液晶面板漲幅均超過60%,有的甚至超過80%,這一漲幅是過去十年來最高的。

持續的漲幅給各大面板廠商帶來了巨大紅利。以液晶面板頭部廠商京東方爲例,2020Q3公司實現營收408.21億元,同比增長33.04%,環比增長16.67%,創單季度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13.40億元,同比增長629.3%,環比增長135.66%,創18Q2以來單季度歷史新高;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0.64億元,環比大增226.4%。

另一頭部企業TCL科技也於1月12日發佈了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全年業績規模在42-45億之間,一季度將在22-24億之間,超過市場預期。

受液晶面板價格強勢高漲的影響,龍頭公司在最近一週內的股價表現都十分亮眼。TCL科技在發佈業績預告當天股價漲幅高達9.97%,京東方當日股價漲幅也高達8.92%。

那麼,液晶面板價格持續高漲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持續性如何?相關公司當前估值是否仍然合理?

海外產能退出,行業集中度提高

回顧此輪漲價的動力要追溯到2019年。19年的面板市場異常慘烈,由於供過於求帶來的非理性價格競爭,幾乎所有面板廠商在19年都大額虧損。所以在供給側,兩大韓廠(三星及LG)因成本優勢不及國內,決定退出LCD TV面板產能,專攻OLED高端市場;而國內頭部面板廠商也紛紛降低TV佔比,產能擴張的步伐均暫緩。據測算,在產能退出及擴產延緩的雙重影響下,2020年全球7代以上面板產能相較2019年下滑7.38%,供給側逐漸收緊。

而在需求側,2020年前期受疫情影響,面板市場銷量大幅下滑。而到了5、6月後,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在線上消費的驅動下市場逐漸回暖;美國因經濟紓困計劃的持續推進,電視銷量實現逆勢增長;歐洲各國隨着解封復產,民衆購物熱情提升,出現了報復性消費的現象,如法國單週電視銷量同比增速曾高達67%。據TrendForce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電視出貨量創歷史新高,共出貨6205萬臺,同比增長12.9%,環比增長38.8%。同時,疊加整機廠商因疫情前期的悲觀預期導致備貨需求延後等因素,面板下游需求旺盛。

除此之外,疫情下居家辦公、居家學習逐漸成爲常態後,市場對於筆電、顯示器等的需求大幅提升,IT出貨增長迅速,且遠遠超過TV。業內預測,2020年筆記本市場增長超20%,顯示器增長近10%。TV和IT的雙重需求爆漲,使得面板廠商的產能捉襟見肘,供給側收緊狀態加劇。而供應鏈上游驅動IC的大範圍缺貨,也進一步影響了面板的供給。

綜合19年非理性競爭帶來的價格暴跌、韓廠退出而國內擴產放緩、疫情下需求漲跌幅度巨大、供應鏈上游半導體器件持續缺貨等因素,造就了此輪持續時間長達10個月、漲幅高達60%的液晶面板價格大漲。

行業壁壘上升,價格波動性有望下降

首先從需求側來看,如若2021年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經濟復甦將帶動民衆購買力回溫,各大面板終端銷量將逐步迴歸平穩;而如若2021年社交隔離仍將持續,那麼受居家辦公學習等驅動,對IT面板等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有望超越市場預期。同時,據Omdia測算,由於高分辨率TV的普及,TV平均尺寸將在2021年增長4.25%。疊加2021年大型體育賽事到來的影響,據信達電子測算,2021年需求側增長仍將達4%-8%。

再來看供給側。伴隨着韓廠產能逐步退出及國內擴產接近尾聲,面板供給格局逐漸穩定。自2019年三季度,韓廠陸續開始退出產能,規劃退出產能合計達400萬平方米/月,佔全球總產能的近三成。截止目前韓廠產能退出已過半,剩餘產能延遲推出也僅是爲了滿足自家終端廠商的面板供給,對整體市場供需格局影響已較小。同時,2020-2021年幾大廠商的產能擴張合計約370平方米/月,其中京東方佔37.5%,TCL華星佔18.75%。此後,面板廠商基本均不再新增LCD資本開支,供給端進入穩定期。綜合以上因素,據信達電子測算,全球面板總供給將於2021年小幅回升約2%,2022年及以後供給側不再有新增。

因此,2021年供需缺口仍將存在,價格上漲可能貫穿2021年前三季度。

此外,隨着韓廠的退出及國內雙雄的內生外延,面板競爭格局加速改善,邁入新秩序。

在TV領域,據國盛證券測算,2021年韓國產能假設均不退出,將佔全球中大尺寸LCD面積的14%,京東方及TCL華星合計將佔46%。同時由於京東方及TCL華星自身新增線產能的逐步釋放,及京東方收購南京熊貓8.5和成都熊貓8.6代線、TCL華星收購蘇州三星8.5代線,2021年國內雙雄在TV市場份額將達到50%,進一步考慮行業出清及潛在外延併購機會,未來有望達到60%以上,行業話語權大大增強。而在IT領域,業內人士認爲目前玩家仍較多,市場份額較爲平均,類似五年前的TV領域,將會在穩定的狀態下漸進的變化。

在產能層面,高世代的產線擁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資本壁壘。目前,全球共有5條10.5代線,其中京東方與TCL華星各兩條,日本的夏普一條。10.5代線作爲當下最新的LCD產線,生產能力及產品質量均高於老代線。一位京東方內部人士認爲,未來TV的主力將主要集中於10.5代線。而投資一條10.5代線需要400億以上,相較於8.5代線提高了近40%,資本壁壘更高。

在費用層面,液晶面板作爲重資產行業,產線折舊約佔營業收入的15%。而京東方及TCL華星進入行業早,目前已穩定盈利的產線折舊均將到期,進而轉爲現金流財產,在同等享受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其相較於行業新進入者具有更好的競爭優勢。同時,頭部企業與下游客戶的合作關係較爲穩定。如TCL華星通過收購蘇州三星產線,與三星實現深度綁定,三星今後將爲TCL華星帶來大量且穩定的面板訂單。

而在未來技術層面,目前行業整體仍處於由LCD向OLED過渡的階段,未來7-10年內仍將以LCD爲主。而新興的技術如MiniLED和印刷OLED,國內雙雄也均有積極佈局。

當前估值是否仍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龍頭企業TCL科技自去年5月以來,股價已上漲超1倍,另一企業京東方A的股價漲幅也超過80%。雖說基本面有所支持,但對於高高在上的股價,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從相關公司的盈利能力來看,京東方A的整體毛利率水平一直在20%左右的水平,且由於整體較低的資產週轉水平,公司ROE長期低於10%,公司截止去年Q3的年化ROE僅爲3.22%。相比之下,另一家龍頭企業TCL科技運營效率更高,但也未能擺脫ROE不高的命運。

對此,一位機構投資者表示,液晶面板企業的上游包含了玻璃基板、驅動IC、背光模組、偏光片等供應商,下游則是三星、小米等品牌電子企業,因此液晶面板企業的上下游話語權長期較弱,加之相關企業高折舊、高研發的行業特性,這些都制約了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

相關數據顯示,無論是京東方還是TCL科技,其研發費用佔收入的比例均超過了5%,常年高於淨利潤水平。此外,兩家公司每年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同樣高企。例如,TCL科技2019年固定資產折舊額高達71.53億,而當年公司的淨利潤僅爲36.58億。

另一方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面板行業競爭格局穩定後,產能擴張將逐漸放緩,這意味着,若不考慮價格因素,相關公司未來的收入增速也將放緩。“TV、IT面板加總後未來相關公司的長期產能增速不會高於10%,相關企業的收入增速變化或許與價格波動的關聯性更大”,該人士表示。

數據來源:公司報表,Wind

相關數據顯示,京東方A自2015年以來,收入增速波動較大,其中2016、2017年大幅產能擴張下,收入增速高達41.69%、36.15%。TCL科技旗下的華星光電同樣在2016、2017年收入增速頗高,分別達到了23.76%,36.59%,但近年來5年平均增速僅14.9%。

目前,京東方A的PB估值2.73倍,盈利能力更強的TCL科技則爲3.95倍。相比之下,其上游企業康寧公司的PB估值爲2.79倍。經過半年來1倍左右的估值修復,相關企業的當前估值或已處於合理區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