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京相声大会创始人有三个,分别是郭德纲、张文顺和李菁,那为什么现在只有郭德纲一家独大,真的因为老郭气量小容不下人,将二位曾经的伙伴挤走了吗?

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德云社的前身,确实是北京相声大会,但德云社不等于相声大会,1995年时,北京相声大会成立,但直到2003年相声大会才算有点名气,这之前大会一直实行的是噱头邀请制,意思就是老郭出面掏钱租个场子,然后攒一帮演员一起组织一场演出,但一开始市场效益并不好,老郭作为班主任的裤衩子都快到了。

后来慢慢积攒了一些名气,才基本维持收支平衡,可到了2003年,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了,这个俱乐部是有曲协财务支持的,大家的利益更能得到保障,因此老郭渐渐地就邀请不到一些名角儿了,于是张文顺便提出了与其花钱请角儿演出,不如自己培养一些门徒,老郭一听确实是个理儿,于是就成立了德云社,还定了“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个字作科名。

当时的德云社还不值钱,因此那时候对外还是叫北京相声大会的名字,可既然已经定下来培养名角的方针,郭德纲就开始了第一批捧角儿计划,用老郭的话就是你没本事红,我让你在我的相声里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人设,就跟于大爷的吸烟、喝酒、烫头一样。

可慢慢地德云社的人越来越多,商业也不再是谁都能上,这时候矛盾就凸显出来了,徐德亮首先跳了出来,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待遇不匹配,于是便撺掇着搭档离开了德云社,这时候还没波及到李菁,因为他元老的身份,商演肯定不会漏掉他,可老郭的志向非常远大,他想把相声事业做大做强。

于是在2009年时,他面向社会招收鹤字科成员,同一时间还牵头搞了一个民间相声联盟,站在相声行业的角度看,老郭做得没错,想要把德云社做强,必须要引进人才,但站在李菁这些元老的角度看,人多了自己的演出机会就少了,而且新来的员工只知道郭德纲,李菁这群元老根本没有什么权利了,所以李菁才会说出后台没有人情味儿这种话。

此时德云社的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再加上德云社搞相声联盟,已经有人再说老郭居心不良,想统一相声界,主流相声界开始集体排挤德云社,所有的问题一触即发,而“八月记者事件”就点燃了这根导火线,德云社遇到了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在这关键时刻,何伟李菁发布了退社声明,迈出了拆分德云社的第一步,其次是曹云金和刘云天也相继退社。

只不过和其他人不同是,李菁虽然因为利益关系和德云社分道扬镳,但之后并没有说过老郭的坏话,他这个人的性质是属于比较正的。再说他只是老郭的师弟,在德云社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选择离开也属于人之常情,而且李菁也非常的聪明,哪怕德云社那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程度,另外对外谈及德云社的时候,他都会显得很伤感,说主要因为不适应后台的气氛,自己离开也是顺势而为,没有故意给德云社添乱的意思,并且还表达了对德云社的祝福。

你看看这话说得多有水准,进退有度,德云社要真的崩了,跟李菁也没多大关系,德云社要是停了下来,大家日后见面也不至于尴尬,如今曾经的德云四少,只有李菁还活跃在曲艺界一生,任职北京曲艺协会理事和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不仅是事业上风生水起,他的观众缘也不错,而且德云社庞大的粉丝群体并不太攻击他。

而至于德云社的另一位创始人张文顺老先生,早在2009年就因病逝世,但这位老先生却跟李菁这些人截然相反,他对德云社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真正地爱着相声这门艺术,从不贪图名利,从没想过跟老郭分理德云社,从不贪图名利,生平的愿望就是希望相声行业能够再次复兴。

在郭德纲最困难的那几年里,他不仅没要过一分演出费,还倒贴自己的钱帮助老郭渡过难关,并且凭借着自己在曲艺界的地位给德云社保驾护航,包括在癌症晚期已经住院治疗的时候,他在听说郭德纲被同行排挤后,直接冲到对方的公司,痛斥这些人玩儿阴招,可以说张文顺到死都在保护德云社。

之后,老郭不仅为他办了一个极其风光的葬礼,还将张文顺的后人都安排在自己的公司上班,张文顺的女儿在德云社担任中层管理层,女婿是郭家菜馆的经理,外孙宁云祥被老郭力捧为德云四公子。可以说老郭对张文顺是仁至义尽,从这儿看,老郭真不是那种能过河拆桥的人,德云社之所以如今姓郭,是因为如果还按照以前的合伙制说相声,恐怕德云社一辈子都火不起来,壮大德云社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