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北京相聲大會創始人有三個,分別是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那爲什麼現在只有郭德綱一家獨大,真的因爲老郭氣量小容不下人,將二位曾經的夥伴擠走了嗎?

首先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德雲社的前身,確實是北京相聲大會,但德雲社不等於相聲大會,1995年時,北京相聲大會成立,但直到2003年相聲大會纔算有點名氣,這之前大會一直實行的是噱頭邀請制,意思就是老郭出面掏錢租個場子,然後攢一幫演員一起組織一場演出,但一開始市場效益並不好,老郭作爲班主任的褲衩子都快到了。

後來慢慢積攢了一些名氣,才基本維持收支平衡,可到了2003年,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成立了,這個俱樂部是有曲協財務支持的,大家的利益更能得到保障,因此老郭漸漸地就邀請不到一些名角兒了,於是張文順便提出了與其花錢請角兒演出,不如自己培養一些門徒,老郭一聽確實是個理兒,於是就成立了德雲社,還定了“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八個字作科名。

當時的德雲社還不值錢,因此那時候對外還是叫北京相聲大會的名字,可既然已經定下來培養名角的方針,郭德綱就開始了第一批捧角兒計劃,用老郭的話就是你沒本事紅,我讓你在我的相聲裏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設,就跟於大爺的吸菸、喝酒、燙頭一樣。

可慢慢地德雲社的人越來越多,商業也不再是誰都能上,這時候矛盾就凸顯出來了,徐德亮首先跳了出來,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和待遇不匹配,於是便攛掇着搭檔離開了德雲社,這時候還沒波及到李菁,因爲他元老的身份,商演肯定不會漏掉他,可老郭的志向非常遠大,他想把相聲事業做大做強。

於是在2009年時,他面向社會招收鶴字科成員,同一時間還牽頭搞了一個民間相聲聯盟,站在相聲行業的角度看,老郭做得沒錯,想要把德雲社做強,必須要引進人才,但站在李菁這些元老的角度看,人多了自己的演出機會就少了,而且新來的員工只知道郭德綱,李菁這羣元老根本沒有什麼權利了,所以李菁纔會說出後臺沒有人情味兒這種話。

此時德雲社的內部矛盾已經激化,再加上德雲社搞相聲聯盟,已經有人再說老郭居心不良,想統一相聲界,主流相聲界開始集體排擠德雲社,所有的問題一觸即發,而“八月記者事件”就點燃了這根導火線,德雲社遇到了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在這關鍵時刻,何偉李菁發佈了退社聲明,邁出了拆分德雲社的第一步,其次是曹雲金和劉雲天也相繼退社。

只不過和其他人不同是,李菁雖然因爲利益關係和德雲社分道揚鑣,但之後並沒有說過老郭的壞話,他這個人的性質是屬於比較正的。再說他只是老郭的師弟,在德雲社得不到更好的發展,選擇離開也屬於人之常情,而且李菁也非常的聰明,哪怕德雲社那時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程度,另外對外談及德雲社的時候,他都會顯得很傷感,說主要因爲不適應後臺的氣氛,自己離開也是順勢而爲,沒有故意給德雲社添亂的意思,並且還表達了對德雲社的祝福。

你看看這話說得多有水準,進退有度,德雲社要真的崩了,跟李菁也沒多大關係,德雲社要是停了下來,大家日後見面也不至於尷尬,如今曾經的德雲四少,只有李菁還活躍在曲藝界一生,任職北京曲藝協會理事和中國快板藝術委員,不僅是事業上風生水起,他的觀衆緣也不錯,而且德雲社龐大的粉絲羣體並不太攻擊他。

而至於德雲社的另一位創始人張文順老先生,早在2009年就因病逝世,但這位老先生卻跟李菁這些人截然相反,他對德雲社稱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是真正地愛着相聲這門藝術,從不貪圖名利,從沒想過跟老郭分理德雲社,從不貪圖名利,生平的願望就是希望相聲行業能夠再次復興。

在郭德綱最困難的那幾年裏,他不僅沒要過一分演出費,還倒貼自己的錢幫助老郭渡過難關,並且憑藉着自己在曲藝界的地位給德雲社保駕護航,包括在癌症晚期已經住院治療的時候,他在聽說郭德綱被同行排擠後,直接衝到對方的公司,痛斥這些人玩兒陰招,可以說張文順到死都在保護德雲社。

之後,老郭不僅爲他辦了一個極其風光的葬禮,還將張文順的後人都安排在自己的公司上班,張文順的女兒在德雲社擔任中層管理層,女婿是郭家菜館的經理,外孫寧雲祥被老郭力捧爲德雲四公子。可以說老郭對張文順是仁至義盡,從這兒看,老郭真不是那種能過河拆橋的人,德雲社之所以如今姓郭,是因爲如果還按照以前的合夥制說相聲,恐怕德雲社一輩子都火不起來,壯大德雲社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