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纷的民国时期,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觊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国救民,涌现出来很多的英雄。

今天介绍的这位是国军师长,围剿过红军,但他小姨子却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在解放战争后期他率部起义,而后回到家乡定居。

他就是余安民,四川省崇庆县人,小姨子则是张露萍。

余安民签字

余安民出生于1889年,早早参加了同盟会,后来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毕业后进入川军部队服役。其实我军的刘伯承元帅和余安民关系一直不错,两人曾是战友关系,一起参加了讨袁战争,后来分属不同阵营才分道扬镳。

1932年,余安民被刘湘任命为第21军暂编第1师师长,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军阀了。后来大家都知道,蒋介石的中央军入川,余安民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主动投靠过去,蒋介石也投桃报李,让他兼任眉山第4行政区督察专员。

余安民对此大喜过望,在红军部队入川后,为了表现自己,对红军展开了疯狂的围剿,给红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蒋介石对杂牌军的策略不会对余安民网开一面,见他的部队围剿红军损失惨重后,立刻拿了他的兵权,让他去干保安司令去了。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安民担任四川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在大后方训练新兵,为前线补充兵员。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日大潮下,余安民也不留余力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也算是为抗战做过贡献。

在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余安民才算失了势,被任命为中将参赞这样的闲职,不得重用的他索性把精力转到了民生上。余安民在眉山兴建水利,大力支持教育,办了不少实事,当地老百姓至今也都念他的好。

余安民主持修建了象耳乡澧泉堰灌溉工程,使得当地的水患大大减少,促成了一个渔民之乡,在如今的四川眉山西门外矗立着一座10米高的“德政碑”,上面写着“每饭不忘”,北门也有一座碑,写着“共庆来苏”,这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余安民修建的。

解放战争

人生一世,做成余安民这样已经不枉此生。

解放战争后期,余安民虽在国军中不得重用,但当地很有势力和民心,解放军第2野战军司令刘伯承为了争取他,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军代表郭署南带给他。余安民看过信后决定起义,接受了刘伯承司令的委任状,出任“西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

余安民决定起义后,积极联系旧部好好友,最终率三千多人在川西起义,不止于此,他还成功策反了胡宗南部369团团长蒋松璋,为解放大西南再次贡献了自己力量。

成都解放后,余安民也不恋权,将第十纵队交了出去,当时政府还特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请余安民上台发表讲话。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风光过的余安民迎来了人生最后的磨难。镇反突然爆发,1950年12月,余安民被处决。

张露萍

值得一说的是,余安民有个小姨子却是中共著名的烈士,就是张露萍,原名余薇娜,为中共提供了大量的情报,最后被国军逮捕后宁死不屈,没有泄露一丝的秘密,在抗战胜利前夕被国军处决。

正义会迟到,但永不会缺席。1983年,余安民被平反,恢复了起义将领的身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