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五千年中經歷了多次王朝的更迭,政權的交接往往伴隨着戰亂。正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道的那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宋朝是我國曆史上文化最燦爛的朝代之一,但同時也是一個不穩定的王朝,因爲時時刻刻都面臨着北方外敵的威脅:遼、金、蒙古……宋朝一直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同時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許多傑出的愛國將領和文人,比如岳飛,陸游,辛棄疾等等。

岳飛在《滿江紅》中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指的就是導致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俘虜,徽欽被侮辱。風水輪流轉,在百年之後不可一世的金朝也開始衰弱,這時候南宋軍隊聯手蒙古滅金,對金人進行的報復可以說是比起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讓700萬金人銳減至10萬。

在我國的北方,生活着許多遊牧民族,這些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同時他們之間的爭鬥也非常激烈,比如在北宋時一度強盛的遼國就是被金國所滅,而金國最終又被更加強大的蒙古所征服。要知道在金國最強盛的時候,蒙古還是由一些小小的部落組成的。

當時的蒙古雖然弱小,但同樣受到了金國統治者的忌憚。金人對蒙古實行了殘忍的“減丁政策”,瘋狂地殺死所有有戰鬥力的蒙古男子,這也讓蒙古部落和金人之間結下了血海深仇,蒙古的隱忍一直持續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

在成吉思汗統領蒙古的時候,金朝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此時的金國是由衛紹王完顏永濟統治,此人是一個平庸懦弱之輩,在金國的屬國西夏被蒙古攻打時選擇了見死不救,後來又在野狐嶺一戰中大敗於蒙古,衛紹王在政變中被殺,金宣宗即位。

金宣宗在面對蒙古大軍時也一再退縮,把首都南遷到了汴京。一步退,步步退,到了金哀宗統治的時候,金國已經是苟延殘喘了。蒙古軍隊對汴京進行了圍攻,金哀宗帶着殘存的金兵最終逃到了蔡州。而此時,南宋的軍隊也到達了蔡州,與蒙古大軍形成合圍之勢。

當時率領南宋大軍的是將軍孟珙,他帶着南宋的數萬精兵來到蔡州城下,和蒙古大軍共同圍困金國最後的勢力。在長達一年的圍城戰之後,蔡州城破,金哀宗自縊身亡,金國正式滅亡。城破後,宋蒙聯軍對金人進行了屠殺,一時之間血流成河,在漢地生活的金人從700萬銳減到10萬,幾乎是被滅族了。

後人在檢閱歷史時,往往會感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王朝的興亡往往也不過就是百年之間。蒙古的大軍席捲了整個亞歐大陸,但在中原王朝的統治甚至都沒有超過一百年,宋朝看似弱小,卻以頑強的生命力在羣雄環伺中支撐了三百多年。

我們在感嘆戰爭的殘酷的同時,也要以史爲鑑,吸取教訓。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爲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傳承沒有斷絕的國家,靠的就是強大的“軟實力”,生活在當下的我們,也要努力建設國家的軟實力,讓新中國更加繁榮富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