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为什么总是打不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时刻为跑路做好了准备。

我们熟悉的苍蝇物种属于有瓣蝇类,这些蝇类跑路比其他蝇类更快:起飞过程平均只需7.34毫秒(而人眨一次眼睛就要花掉300毫秒)。

近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一项研究认为,有瓣蝇类快速又稳定的起飞与名叫“平衡棒”的感觉器官有关。这种器官是昆虫身上的“陀螺仪”,它通过振动中的变化感知身体旋转,帮助控制飞行。虽然是飞行中的调节工具,但苍蝇在不飞行时也会规律地振动平衡棒。如果破坏这一器官,则会明显降低它们起飞的速度与稳定性。研究者推测,起飞前就保持平衡棒振动应该能帮助苍蝇更快起飞,从而逃脱威胁。

4.5万年前的野猪壁画

是最古老的具象艺术作品

这幅洞穴壁画发现自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一个石灰岩洞。近日,《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发表了它的年代测定结果。根据铀系法定年结果,这幅壁画至少在45500年前就已经画成了。壁画描绘了一只苏拉威西野猪,这一物种是当时人们狩猎的对象,至今也依然在当地生活。野猪壁画超过了一米长,使用红色赭石颜料绘制而成,它可能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具象艺术作品。

电鳗可能组团出击

一只电鳗可以使出瞬时电压最高达到860伏特的电击——而如果是10只、100只组团攻击,场面会变成什么样?

在巴西北部的一个小湖泊中,研究者发现伏打电鳗会组团进行捕食。在黎明和黄昏时刻,超过100只电鳗聚在一起,游成旋转的圆圈,将上千条小鱼驱赶到一起。接下来,由数只电鳗组成的小团体合作发起电击,使猎物麻痹。而后,被电击麻痹的猎物迅速被电鳗集体吞食。

科学家们过去认为电鳗是独来独往的捕食者,而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想法。目前,研究者只在一个湖中记录到这种组团捕食现象,不过在其他河湖中,电鳗可能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