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龍葵草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世界從戰後格局進入了新的格局——冷戰,這一格局長期由美國和前蘇聯主導,最終以前蘇聯的瓦解宣告冷戰結束。在冷戰期間,美國和前蘇聯在經濟、政治、軍事等多個方面展開博弈,其中在太空方面的競賽給人類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先是前蘇聯在五十年代首次實現了將宇航員送出地球,然後是美國首次實現載人登月。

相比起前蘇聯將宇航員首次送出地球的壯舉,美國的載人登月給後人留下了更多的印象。在感受到前蘇聯航天上的成功後,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六十年代初就發表演講,正式確定要執行載人登月計劃。這一計劃一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實現,第一艘登上月球的飛船是阿波羅11號,那三位宇航員的事蹟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

然而美國的登月計劃在七十年代初就戛然而止,對此官方的解釋是經費不足,但外界有不少聲音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有的人認爲美國可能在月球上發現了見不得人的東西,甚至有人對登月的真實性提出質疑,這一種聲音演變到後面就形成了“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那麼美國的登月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有什麼理由懷疑登月是騙局?

1999年,美國權威調查機構蓋洛普組織過一次民意調查,當時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九成的美國人相信登月是真的,而有6%的受訪者認爲登月是騙局,剩下的5%對這個問題不感冒。但美國一檔探索節目通過調查顯示出來的結果出入很大,《流言終結者》調查發現有兩成的美國人不相信登月的真實性。

自己國家的航天成就都要懷疑,這說明要麼登月存在虛假成分,要麼說明美國在登月方面的知識普及還不夠。那麼那些懷疑登月是騙局的人有什麼證據呢?首先認爲登月是騙局的人指出宇航員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中,美國國旗是立起來的。但是月球沒有大氣層,不存在大氣環流等運動,因此幾乎不存在風這一說法,那麼美國國旗爲什麼看起來像迎風飄揚的樣子?

對此美國宇航局的官方解釋是,該旗幟是特製的,它在任何環境中都是展開的,與是否存在風無關。懷疑者的第二個理由是,在照片中看不到宇航員的影子。他們認爲宇航員去到月球后,在陽光的照射下也會出現影子,但實際上地球的反光效果遠比月球好,因此地球上形成的影子尤爲明顯,而月球上的影子可能非常淺顯,甚至無法形成影子。

類似懷疑的理由還有很多,最終他們給登月騙局下定論,這是美國政府在攝影棚裏主導的一場騙局,目的是在太空競賽中營造超過前蘇聯的假象。

阿波羅飛船沒有發射臺真的能夠從月球表面起飛嗎?

除了以上的懷疑理由之外,還有人提出更專業的懷疑,即爲什麼阿波羅飛船離開月球表面時沒有發射臺的支持呢?在地球上,發射運載火箭都需要專門的發射臺,這種裝置能爲運載火箭提供強勁的動力,因此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發射場景通常是火箭安放在發射臺中間,倒數結束後就點燃發動機。

但在美國實現登月之前,沒有任何國家登陸過月球,更別說在月球表面修建發射臺了,那麼登上月球的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呢?實際上這與登月艙的結構有關,阿波羅登月艙的整體結構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下降段,另一部分是上升段。下降段,顧名思義就是爲登月艙的降落做準備,比如提供變軌、減速等預備操作。

下降段和上升段在月球軌道上分離,然後上升段獨自在月球上選定的地點降落。當宇航員在月球上完成考察任務後返回登月艙,啓動登月艙後上升段的上面級與下面級發生爆炸分離,這股爆炸所產生的推力推動上面級升空,然後進入月球軌道後與下降段匯合。也就是說,阿波羅飛船其實是自帶“發射臺”的,只不過它的發射臺比較迷你。

看到這估計又會有朋友產生疑問,一個返回艙那麼重,僅靠一個小小的下面級就能充當發射臺的角色嗎?在月球上確實可以,但在地球上就行不通了,因爲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在月球上將返回艙發射出去只需要耗費在地球上同樣操作的六分之一的動力。由此可見,如果想從月球表面沒有發射臺來質疑美國登月的真實性,明顯是行不通的。

我國的嫦娥五號是如何從月表起飛的?

實際上除了美國之外,目前所有掌握登陸月球技術的國家都採用和阿波羅飛船相似的發射方法,我國的嫦娥五號也是靠自帶的“發射臺”來離開月球表面。與阿波羅11號相比,嫦娥五號的整體構造更爲細緻,它從上至下可以分爲上升器、着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嫦娥五號進入月球軌道後,着陸器和上升器作爲統一單位,與軌道器、返回器在軌道上分離。

在着陸器和上升器進入月球範圍的過程中,軌道器和返回器一直懸在月球軌道上等待返回任務的執行。着陸部分在月球表面降落後,月球探測儀器從艙內出來進行探測任務,任務完成後再回到艙內。這時候着陸器和上升器之間會發生動力分離,推動上升器進入月球軌道與軌道器和返回器匯合,從而完成月球登陸和探測任務。

一直以來美國國內都存在懷疑登月真實性的人,但是他們所提出的質疑都逐一被NASA官方或者其他科學家給解釋了,因此美國登月的真實性還是很高的,除非美國官方自己承認這是個騙局。近二十年來,我國在探月上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未來是否會有中國宇航員登陸月球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