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豆瓣9.7,这天花板至今无人能破

责编:K. 

排版:mini鱼

我们前不久推过一档国综。

12月初上线,仅半个月,才播2集,豆瓣9.5。

炸了,但不出人意料。毕竟它是《国家宝藏》啊!

前作,第一二季评分9.1,口碑上佳;明星戏骨云集,张国立主持讲解,段子手朱广权、名导冯小刚作阵,加之流量杨紫[娱乐影响力人物榜✨第5名]郭麒麟。

简而言之,想低调都不行。

而相比之下,今天想说的这部,是真“低调”:没宣发、没明星、没名导,妥妥“三无”。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国产纪录片的天花板——

《河西走廊》

五年前,它悄悄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上线。

当时没人预料到,它的豆瓣9.7,至今无人能破。

01

用四个字概括这片,文质彬彬

先说“文”。

画面、音乐、文稿、配音,缺一环就有短板。

撑起这些的幕后团队:

摄影指导,布莱恩·麦克达马特,二获艾美奖、BBC《美丽中国》摄影师;

配乐,希腊著名音乐大师雅尼,初三人教版音乐教材《夜莺》出自他手;

解说词,敦煌学权威沙武田、最具影响力撰稿人邓建永

声音指导,徐鲤,国内知名音乐人,兼配乐;

挂大牛的名号,不是想给这部片贴金,是让大家看看,大师对艺术作品的苛求。

每一帧、每一曲、每一句,无不反复斟酌、再三删改。

在《河西走廊》以前,雅尼从未给影视作品配过乐。最初几稿,雅尼抓不住感觉,全被制片人李东坤给毙了。

直到一次雅尼眼疾痊愈,写出这首配乐,《河西走廊之梦》,意为对河西走廊的认知来源于一个梦。

解说词的创作也不轻松。

文学本由邓建永负责。央视节目里,邓建永承担创作的纪录片也不下五六十部一二百集,可谓撰稿经验丰富。但写这部,几欲发狂,仅开头他就尝试过十几种方式。

这个难熬开头的成品(《使者》):

那是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

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宫里,气氛不同寻常。

一个使团即将出征。

短短数十字,把张骞出使西域的前奏安排得紧张而隆重。

再看画面,美轮美奂。

斗转星移,延时摄影拍摄的星空,稀释了历史的厚重感,带着世事洞明的释然。

但这只是它的基本功。

《国家宝藏》集纪录片的“讲”和电视剧的“演”之长,把文物的前世今生款款道来。《河西走廊》的叙事方式更为大胆,它全靠“”,不讲。

没学者、没主持人、没文物做配图。用人拍戏,再现情景。

辗转全国10个影视基地,置60余个室内外场景,动用群演近千人。

有些场景看着眼熟,比如这巷道,以为自己乱入《夜宴》《庆余年》。横店秦皇宫。

每一集都有电视剧的质感,但道具、穿着、演员神情,比大部分国产电视剧都来得考究。

南北朝时,河西儒学大家刘昞,少年、中年不是同一个演员。随着年岁增长,胡须、皱纹都会相应做调整。

比《大秦赋》里嬴政十三岁的扮相是不是严谨太多?

年轻刘昞VS中年刘昞

里面的演员无名、也无声,但演技——

拍壮志未酬的悲痛,儒者失意。

拍少年得志的霍去病,意气风发。

感受到了吗?

吐槽国产历史剧演员不行、剧本不行、道具不行,归根结底,还是态度不行

想要精益求精,唯有死磕。

02

文胜质则野,文再好,没有质,也只是金玉其外,撑不起这片。

质是该片的主题

主题源于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的一句话: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

主题宏大,卷帙浩繁,千头万绪。

如果是这是道开放性命题作文,给出考官的评估标准:不仅看它说了什么,还要看它怎么说,另外再看它没说什么。

这足以试出制作团队的真水平。

来。看满分答卷。

黄河以西,形似走廊,故名“河西走廊”。

开篇明义。

再往下,它无意于驻足山川河秀,也不着墨在历代皇帝的宏图大志,它讲“”。每集出场1-3个人物,串联从汉魏晋、隋唐、元明清,直至当代的半个中国史。

以人物作为切入点,总导演王新建道明原因:

无论多么恢弘的历史事件,都是由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物来推动、来完成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影响着每个历史事件的走向和结果。

人物如何载得起国家经略这个主题?

以当时人反映时代的思想。这部片的历史,其实是朝代的思想史。

不少历史剧、纪录片谈历史,多数说征战杀伐、家破人亡,但总制片人李东坤的兴趣不在于此:

为什么我们国家如今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状态?其实是思想决定的,国家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思想体系,战争只是工具,思想才是真正的武器。

每一集,每个朝代,每个人,在述说他们当代人的思想。而河西走廊,是他们的见证人。

河西走廊之兴,始于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这故事,耳熟能详。

西汉,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氏的道德模范是君子: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被困塞外十三年,而张骞不失汉节,他就是儒家君子的注脚。

但片中偏能讲出新意。多说了两个人

历史教材写道,十三年后,张骞返长安。

但教材中从未提到过,同张骞一同返回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堂邑夫,一个是张骞之妻,《史记》称她“胡妻”。

在塞外陪伴张骞多年的两人,《史记》不过寥寥数笔: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极,射禽兽给食。

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十三年后,张骞回到长安城下,跪地而泣。他终于不辱使命,不改汉节,重返故土,他哭,是有道理的。

但他身后的两人,本是胡人。

他们不明白故国之恋,不懂君君臣臣,他们愿意跟着张骞四处奔波,是出于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友情和爱情,是义。

君子喻于义。君子,没有胡汉之分。

这部片对儒者格局、对民族差异,三观就是那么正。爱了爱了。

到了隋唐,迎来河西走廊的全盛时期

当时,万夷来朝、物阜民安、政治开明。唐代人的精神面貌,带着恢弘豪迈、开朗奔放的气质。

唐人,早已湮灭不见。

敦煌石窟220号上的壁画,反倒让世人见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唐人。

壁画的画师,他无名。片中取名叫他“李工”。

挺像现代装修师傅的名字。但这也不差,他原本是个画工,在长安城踟蹰多年,模仿大师的创作描线、上色。讲白了,就是个绘画搬运工。

他有他的雄心。

论画功,李工不输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横亘在他和阎立本之间的,是他的低贱出身。

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换个地方,也许能大展拳脚。

正巧,唐朝招募一批前往西域的手工艺人。他应征了。

这条线路,解释了距离长安两千多公里的阎立本风格,为何会出现在敦煌。一个失意的艺术家,为了获得展露才华的机会,曾四处奔波。

李工,被敦煌石窟前人的壁画迷住了,他驻足于此。

他一出手,和其他画工便高下立现。毫无悬念,他成为了敦煌壁画的总负责人。大展宏图的心愿,实现了。

李工,不再是画工,而是艺术家。

从画工到艺术家,是从模仿到创作的跨越。

他画《维摩诘经变》,线条恣意飞扬,佛祖座下的舞者,衣袖振振,跳着胡旋舞。而点亮上乘佛法的灯烛,与唐朝描绘上元节的灯轮十分相似。

李工,把唐朝盛世永远画在墙上。

他自己,是唐朝人的一个缩影。即便不得志的底层人,也能在河西走廊这一荒凉之地,找到一席之地。让人不由得想,唐朝,该多开明啊!

李工的反面,则是壮志难酬的另一个失意人。

鄂本笃。

他背负着意大利天主教的使命,前往中国,确认古书上的“契丹”是否就是中国?

他一个人,从意大利出发,越过地中海,穿过西亚、中亚,再跨越祁连山走到河西走廊。没人知道,鄂本笃是靠着怎样的意志走到河西走廊的。

鄂本笃停留在了肃州卫,今酒泉。

在那里,他确认,契丹就是中国。他完成了教会的托付。

他还想完成作为国外使者的使命,觐见皇帝。但这一想法,困难重重。

晚明时期,闭关锁国、军事凋敝,思想保守。国外使者想觐见皇帝,每年使者名额有限,还需要带上贡物进行朝贡。

没人知道,滞留在肃州的那些年,鄂本笃靠什么为生。只知道,当他最后写信给利玛窦,请求他通融拿到觐见皇帝的使者名额时,早已盘缠用尽。

他日渐虚弱,缠绵病榻。也许常常会躺在床上想,是否有生之年,还能等到回信。

这一等,就是两年。

回信捎来千金难买的使者名额,但鄂本笃再也无法出发了。

他只能拿着望眼欲穿的信,涕泗横流,不久辞世。

晚明统治思想的收缩,酿成鄂本笃的悲剧。他能越过崇山峻岭,却没能翻越腐败的官僚体系建造的重重门槛。

河西走廊,像一个冷静的局外人,安详地注目着这些人物的悲欢。

一抔黄土、一樽温酒、一把热泪。都留给后人。

03

夸得我口干舌燥。但还要说,说说略有缺憾的0.3分。

0.3,不是瑕疵,是争议。主要有两个:

最后一集,落脚点放在政治点“一带一路”,逊色吗?

纪录片用演绎法,能不能?

第一个争议,回到主题,河西走廊是国家经略。

片中很少直接谈到政治,但当朝的政治,无处不在。它和皇帝一样,隐居幕后,人物是皇帝治国方针的一个行动者,或是推动者。

一带一路,紧扣主题,丝毫不逊色。

再补充一句,这片特别难能可贵的部分,是人物史观历史,是英雄推动的,还是人民推动的?

拍历史人物,容易陷入“英雄史观”。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张骞、汉武帝等等,这些是划时代的英雄。

汉武帝和大臣们布局西域军事

但《河西走廊》不这么说。在镜头下,你会不时问:

没有朋友和妻子,张骞能熬得过13年吗?

没有李工这样的无名画工,能筑就敦煌壁画的辉煌吗?

没有像鄂本笃这种心志坚定的传教士,佛教天主教能到中国吗?

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谓英雄,也是从人民群众中来。

一带一路,如黑夜中的灯塔;但能不能航行到达灯塔的彼岸,全靠船上千千万万的纤夫。他们也许无名、无声、无言,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努力。

第二个争议,是艺术领域的问题。

以往的纪录片大多为说教体。有学者、有史料、有讲解。过程,全靠观众脑补。为啥?求真。

《国家宝藏》穿插部分学者的讲解

历史,必须真实,有据可循;纪录片,也该真实,还原历史。不少人持这种观点。

但我想说,历史没有百分百的真实。假如真实的历史是坐标轴,那么历史学者所能做的,是画一条无尽接近于坐标轴的曲线。

纪录片只是创作者表达情感的形式。它可以快节奏、娱乐化,也可以鸿篇巨制、凝重严肃,它们应该并行不悖,各有生存空间。

演绎更多的是依靠镜头语言去表达,而不是简单地解说,这是一种更为专业的叙事能力。

比如去年国外高分纪录片《切尔诺贝利》,也是用拍短剧的形式还原核爆炸的过程。

《切尔诺贝利》还原核爆炸后内部会议

失真吗?也许有,但当时的真相,谁能说得清?

河西走廊,与时俱进。我们的想法,也该与时俱进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