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裏廚房一角有個淡黃色的搪瓷碗,專門盛放豬油。

冬天氣溫很低,剛剛熬好的豬油很快變成固態,將幾塊油渣牢牢包裹住。

九媽每次炒菜時用到豬油,會連帶挖出幾塊油渣,跟青菜一塊炒。菜端上桌後,小九總會先挑油渣喫,入口焦香酥脆,比新鮮豬肉還饞人。

但隨着時代變化,豬油、豬油渣越來越少見,不僅如此,關於豬油的爭議也不斷:有人說,豬油可以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病;有人說,豬油是危害現代人健康的“罪魁禍首”。

到底真相如何?

一、豬油是血管健康的盟友還是敵人?

之前,有一篇題爲《放棄傳統的豬油導致國人健康每況愈下》的帖子在網上熱傳,帖子中的部分觀點認爲,中國人祖祖輩輩用豬油,一直相安無事,現在採用各種植物油,人人喫瘦肉,不喫肥肉,心臟病發病率反而大幅度上升了,因此認爲豬油有軟化血管,降低心臟病發生的功效。

是真的嗎?

客觀來說,豬油確實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它能提供人體自身無法合成但必需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促進維生素A、E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能爲人體提供熱量。

但實際上,食用豬油弊大於利,對心腦血管病人來說更是如此。豬油的絕大部分成分是飽和脂肪,且熱量很高,脂肪每天爲人體提供的熱量最好不要超過身體所需總熱量的25%,超過30%就容易患上多種慢性疾病。過量攝入飽和脂肪會顯著增加膽固醇的合成,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過去,我們的食物匱乏,豬油比較珍貴,更不存在高油飲食、大魚大肉的情況,營養不良還是普遍現象,偶爾食用豬油對身體很有好處。現在,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如此高是因爲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許多人油和脂肪攝入太多了,引起營養過剩,增加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豬油喫少了根本沒有關係。

二、那用植物油就好嗎?不一定

既然豬油脂肪高,容易生成膽固醇,那麼改用植物油不就好了?實際上,這個觀點是片面的。

植物油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爲主,多不飽和脂肪酸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鍵,對降低血脂保護血管有益,但並不代表越多越好

不飽和鍵越多,越容易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會促進機體的衰老、腫瘤形成、細胞衰亡,單不飽和脂肪酸比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加溫和一些,因此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多的茶油和橄欖油被不少人推薦

每一種脂肪酸在適量的情況下都對人體有益,且好處不可替代,不能完全只依賴某一種植物油。而且有些人認爲植物油健康,就毫無節制地食用,這是錯誤的,任何食物都應該遵循適量原則。

三、根據飲食習慣換着喫油

很多人知道油要經常換着喫,但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普通人每天脂肪的攝入量應該在總熱量的30%,三種脂肪酸最合適的分配應當是1∶1∶1,也就是每一種脂肪酸各佔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如果是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將10%下降到7%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食用油的每日攝入量爲25到30克,超過了這個量,再“健康”的油都會讓人發胖。

當然,這個1∶1∶1是一個理想值,很多人做不到,其實可以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去調整。

比如愛喫肉的人,在食用肉類時就攝入了大量的動物脂肪,因此日常用油儘量不使用動物油,多使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玉米油、大豆油等;

如果是很少喫葷油的人,因爲飲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佔比大,那麼可選用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和茶油,以及有一定飽和脂肪的花生油和米糠油等;

對於不追求喫素,很少喫肉的健康人,可以偶爾用動物油來烹調菜餚。如果是豆製品喫得多,已經攝入了不少多不飽和脂肪酸,那麼日常可以用花生油、茶油等油脂烹調菜餚。如果花生喫得多,那麼烹調用油可選花生油以外的油。

TIPS: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種好?

花生油中有80%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41.2%是油酸,37.6%是亞油酸,油酸僅次於橄欖油和茶籽油,比玉米油和菜籽油高,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α-亞麻酸,一般用於炒菜

玉米油飽和脂肪酸比花生油低,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玉米油不僅有必須脂肪酸和維生素E,還含有豐富的植物甾醇,植物甾醇可降低心臟病的發病風險,適合做涼拌

菜籽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低於玉米油,但明顯高於橄欖油,維生素E雖然比大豆油少,但活性最強的α-生育酚卻比大豆油中高,還是唯一含有菜油甾醇的植物油,適合炒菜,不適合長時間油炸

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各有各的好處,沒有哪一種一定最好的說法,在食用的時候,可以換着喫。

適量的油脂,對人體健康很有益處,但攝入過量就會給健康帶來威脅,最重要的還是遵循適量原則。

參考資料:

[1]喫豬油真的不健康嗎?心腦血管患者建議少用豬油. 中國食品安全報.2019-03-27

[2]飲食新知:根據飲食習慣選食用油.生命時報.2014-03-11

[3]豬油香不假,但它真沒保健功效.科技日報.2021-01-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