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突然传出一则消息,称欧美的汽车半导体厂商们,因为芯片紧张或暂时供货给中国汽车厂商,这会导致国产汽车在消耗完现在有的库存后,陷入困境。

当然,这则消息有点“哗众取宠”之嫌,明显很假,毕竟全面停供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太大了,国产汽车的芯片采购量非常大,没有欧美厂商愿意将这个市场让给别人,更不会希望中国汽车芯片因此而崛起。

但这则消息的背后,则真正掀开了中国半导体“芯片之殇”的伤疤。因为国内不管是汽车,还是电脑、手机产业,对国外芯片依赖太大了。

在汽车芯片中,有MCU、功率半导体(IGBT、MOSFET等)、传感器及其他。在传统的燃油汽车中,MCU价值量占比最高,为23%。在纯电动汽车中,MCU占比仅次于IGBT这种功率半导体芯片,为11%。

据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2800万辆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半导体产值占全球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量在80%-90%。

而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100亿元,国内车规级芯片产业规模不足150亿元,而同期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达30%以上。可见,汽车产业对芯片的依赖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德州仪器、博世等汽车芯片供应商主导着汽车芯片市场,是国产汽车,甚至是全球汽车厂商们的芯片供应商。

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晶圆紧缺,特别是8寸晶圆紧张,而汽车芯片主要就是8寸晶圆制造的,所以汽车芯片供应非常紧张,从而不断的传出各种真真假假要断供的消息。

那么国产汽车芯片有没有能力进行替代?事实上也是有心无力,一方面是当前国内车规级的自主研发芯片不足,技术实力不如对方,另外是国产芯片一样受产能限制,一样的无法大规模供货,同样抢不了市场。

当然,这波涨价又缺货的背后,一定程度上而言,还是能倒逼国产汽车芯片技术完善并推动生产的,从长远来看,确实能够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难题,会给自主汽车芯片发展带来良机。

只是短时间之内,国产汽车芯片还无法解决现在这个难题,大家不要希望太高了,缺货停产或许接下来真的会发生,大家做好准备。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转载请经授权,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