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牙齒是有一定的數目和形態的。凡是在正常數目額外長出的牙,醫學上稱爲多生牙。多生牙的數目可以是1個也可以是多個,以1~2個最爲多見。

多生牙的危害在於它佔據了正常牙在牙列中的位置,正常牙受到多生牙的擁擠,只好從牙牀的旁邊長出來,形成錯位,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甚至形成雙層牙。

對於多生牙的處理應該是及早拔除。但有的多生牙在生長的早期沒引起人們的注意,等發現時它已經長在牙列中了,如果這個牙齒的形態、大小基本正常,且在牙列中排列得還算整齊,牙齒的咬合關係也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可以保留這個多生牙,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般的多生牙是應該儘早拔除的,以利於其他恆牙的正常萌出。

2.防止畸形牙

正常的雙尖牙在咀嚼面上有2個尖,如果在2個尖的中央多長出一個又高又細的小尖,稱爲“畸形中央尖”。畸形中央尖最好發的牙位是下頜第5個牙,而且往往是對稱出現在左右兩側。

中央尖內部有一個小腔和下面的牙髓腔相通。當有中央尖的雙尖牙長出來以後,牙面和上面的牙齒接觸,中央尖很容易被磨損或者被折斷。這樣,中央尖內的髓腔暴露出來,與外界相通,成了牙髓感染的通道。牙髓感染,將引起根尖周炎、根尖膿腫等,嚴重的可以使牙根停止發育。

如果發現孩子長出的牙齒是畸形中央尖,應該儘早到醫院去,口腔科大夫將會爲孩子治療。一般的處理是分次將中央尖磨低,1次磨低一點,1個月左右磨1次,逐漸地磨除,不斷地刺激牙髓組織,在中央尖腔的頂部有新的牙本質形成,新的牙本質可以封閉牙髓腔,不使其外露。

如果中央尖已經被折斷,出現了明顯的牙髓炎症狀,或者感染已經蔓延至牙根部,則應該馬上到醫院請大夫治療。早期可以進行牙髓治療或者根管治療。如果根尖破壞得嚴重,反覆治療效果不好,可能就要拔除患牙了。

3.治療淋巴結腫大

淋巴系統是身體的自然防衛組織,可以抵抗感染和毒素的侵入,淺表的淋巴結羣存在於頸部、腋窩、腹股溝、膝蓋後面以及耳朵前後。

孩子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腫大的部位取決於感染的位置。喉和耳朵感染可能會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部感染會使耳朵後的淋巴結腫大,手或手臂感染會使腋窩下淋巴結腫大,腳和腿部感染會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孩子最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腫大,母親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這一部位,帶孩子讓醫生檢查後才能放心。以大多數人來說,咽喉痛、感冒、牙齒髮炎(膿腫)、耳朵感染或昆蟲叮咬都是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不過假如淋巴結腫大出現在頸部前面正中間或是正好在鎖骨上方,你就必須考慮感染之外的原因,如腫瘤、囊腫或甲狀腺功能紊亂。

大多數母親一看到孩子頸部淋巴結腫大,首先想到的是腫瘤,這是自然反應,腫瘤的確也是引起孩子淋巴結腫大的一個原因,不過感染是更爲多見的原因。對此,進行血和尿的化驗、X線檢查、皮試以及活體切片檢查等,可以證實醫生的診斷。

4.治療扁桃體腫大

關於扁桃體切除的問題,醫生的觀點在近20年已經有所改變。大的扁桃體如果沒有併發症,那麼就沒有必要切除它。特殊情況下,扁桃體增大,妨礙呼吸和吞嚥,或因反覆扁桃體感染影響到孩子生長發育時,父母應當考慮切除孩子的扁桃體。若當腫大的扁桃體引起其他問題時,醫生常建議施行扁桃體切除手術。

扁桃體切除手術並不是無關緊要的手術,切除扁桃體的決定也不是輕易可以做出的。在做出決定前,父母應該請教兒科醫生或耳鼻喉專家會診。

5.掌握健康檢查有關知識

爲了解嬰兒生長發育情況,爲了早期發現尚未被家長注意到的各種異常情況,並及時予以處理,嬰兒出生後應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一般1歲以內嬰兒應該接受3~4次健康檢查。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測量體重、身長

體重是反映嬰兒近期營養狀況的敏感指標,每次檢查都應測量體重。半年或1年測量1次身高。

全身系統檢查

及早發現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的早期體徵,及時予以治療。

檢測末梢血紅蛋白含量

協助診斷有無貧血,確定貧血的程度。一般1年檢測1次。如果在體檢中懷疑嬰兒貧血,可隨時檢測嬰兒的血紅蛋白含量。

健康諮詢

利用每次體檢的機會,保健醫生可以瞭解家長在餵養、護理嬰兒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家長可以通過向醫生諮詢,學到科學育兒知識,諸如於何時添加輔食,何時斷奶,怎樣在餵養過程中開展早期教育等問題均可以請教醫生。

通過定期健康檢查,即使家長獲得了科學育兒知識,也提高了家長對嬰兒的自我保健意識。家長能自覺地與醫生配合,早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就診,使嬰兒得到及時治療,對促進嬰兒身心健康成長是極爲重要的。

6.掌握患病早期信號

在嬰兒平日的一些表現中,往往可發現一些患病的先兆,只要細心觀察是不難發現的:

大便幹呈羊屎狀

正常小兒的大便爲軟條便,每天定時排出。若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大便呈小球狀,或2~3天1次幹大便者,多是腸內有熱的現象,可多給菜泥、鮮梨汁、白蘿蔔水、鮮藕汁服用,以清熱通便。若內熱過久,小兒易患感冒發燒。

食不好,臥不安

如果小兒飲食過量,或喫了生冷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都會引起小兒肚脹不舒服,往往還使小兒在睡眠中翻動不安、咬牙。

鼻中青、腹中痛

中醫認爲小兒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後,可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寒溼內生,腹脹腹痛。而腹內寒溼痛可使面部發青,小兒見於鼻樑兩側發青,父母要引起注意。

舌苔白又厚,腹中積食多

正常時小兒舌苔薄白清透,淡紅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氣有酸腐味,一般是腹內有溼濁內停,胃有宿食不化,此時應服消食化滯的藥物,如小兒化食丹、小兒百壽丹、消積丸等中藥。

手足心熱,常有病痛

正常小兒手心腳心溫和柔涓,不涼不熱。若小兒手心腳心發熱,往往是要發生疾病的徵兆,要注意小兒精神和飲食調整。

口鼻幹又紅,肺胃熱相逢

若小兒口鼻乾燥發熱,口脣鼻孔乾紅,鼻中有黃涕,都是表明小兒肺、胃中有燥熱,注意多飲水,避風寒,以免發生高熱、咳嗽。

要想小兒安,常保三分飢和寒。飢不是要小兒餓肚子,寒不是要小兒受涼,而是指飲食要適量,不偏食,應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飲食和增減衣服。否則喫得過飽,或出汗過多,都會使小兒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