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抗美援朝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的炮兵建設、蘇械師建設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我國的對外作戰過程。衆所周知,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基石,從1949年建國之後,人民解放軍先後與21個國家的軍隊作戰。那麼,到底是哪些國家呢?今天,我們就聊聊人民解放軍保衛祖國的故事。

認真的說,中國與21國的一系列作戰,基本上都發生在冷戰期間。基本上都有冷戰的因素,或者說在冷戰的刺激和影響下出現的。1949年10月1日,隨着毛主席莊嚴宣告,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但由於交通、通訊等各方面的限制,世界各國對於遙遠的新中國並不熟悉。

新中國建立以後,第一次與外國軍隊作戰發生在1950年,也就是著名的抗美援朝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我國軍隊先後與17個國家的軍隊作戰。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以後,蘇聯和美國在朝鮮半島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以三八線爲界限,這就是韓國和朝鮮的前身。1948年,蘇聯和美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以後,南北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起初,戰爭非常順利,但在仁川登陸以後,形勢迅速惡化。截至1950年10月,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部隊,已經逼近鴨綠江邊。

這個“聯合國軍”到底怎麼回事呢?在朝鮮戰爭爆發以後,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美國操控安理會,組成了“所謂聯合國軍,”捲入了朝鮮戰爭。毛主席高瞻遠矚,決定派遣志願軍入朝作戰。10月8日,彭德懷被正式任命爲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任政委。14天后,以東北邊防軍的幾個軍爲主力,組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的新徵程。

由於所謂的“聯合國軍”由16個國家組成,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泰國、埃塞俄比亞、法國、希臘、哥倫比亞、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南非等等。再加上韓國,總計17個國家的軍隊。

在長達將近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部隊在武器裝備佔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英勇作戰,把以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了三八線附近。在戰爭中,美國等17個參戰國均損失慘重。

我們看一下各個國家的人員損失,其中,美國損失162708人、法國損失1389人、韓國損失315000多人、比利時損失440人、土耳其損失3216人、泰國損失1273人、澳大利亞損失1416人、加拿大損失1556人、埃塞俄比亞損失657人、新西蘭損失102人、希臘損失737人、哥倫比亞損失476人、菲律賓損失468人、盧森堡損失15人、南非損失34人、荷蘭損失748人。在所有的參戰國中,韓國的損失很大,其次就是美國。

其實在17個國家中,早在1949年夏天,英國艦艇就曾經在長江流域挑釁,被解放軍炮兵部隊擊退。抗美援朝戰爭屬於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新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朝鮮戰爭前後3年時間,爆發於冷戰期間,屬於冷戰博弈的一部分。

至於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雖然爆發於冷戰期間,但基本上沒有冷戰的色彩,屬於印度的一廂情願。印度從17世紀就淪爲了英國的殖民地,並且長達300餘年時間。直到1947年才獨立,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印度的很多指標甚至在新中國之上。例如發電量、鋼鐵產量、鐵路總量等等,曾經在我國之上,這些都是英國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老底子。

從50年代開始,印度便逐步蠶食我國部分地區的領土。中國和印度沿着喀拉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的走向,邊境接壤達2000多公里,分爲東、中、西三段。自古以來,雙方從未有過邊界勘定。對於印度的步步蠶食,我國忍無可忍,1962年10月,從東西兩線,開始了對印自衛反擊戰。

當時,參戰部隊克服了高原、嚴寒、山高、谷深等困難,英勇作戰,採用大膽運用穿插迂迴,分割包圍戰術手段。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此處劃重點,要考)。

我國參戰部隊,在傷亡總計1400餘人的情況下,斃傷印軍4885人、俘虜3968人。繳獲了戰機、坦克、火炮、槍械等各種裝備,在俘虜的將近4000印軍官兵中,我國參戰部隊驚奇的發現了婆羅門、剎帝利與首陀羅之間的高低之分,來自於五湖四海的參戰官兵,對於這個現象非常難以理解。

我國與蘇聯原本都屬於東方陣營,而且都是東方陣營的大國。在50年代,兩國關係非常密切。蘇聯先後援助了我國156個重要工業項目,奠定了我國的工業基礎。但是,從5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一系列的原因,兩國關係逐步惡化。尤其是進入60年代以後,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蘇聯開始在東西邊境上主動挑釁,並且慫恿蘇方邊民械鬥。

尤其是進入1968年之後,蘇聯軍隊的挑釁和邊民械鬥越來越多。進入1969年3月,蘇聯軍隊在珍寶島上,向我國巡邏部隊射擊、挑釁,我國巡邏部隊隨即還擊。3月15日和17日,雙方部隊先後進行了兩次作戰。在先後3次作戰中,我國邊防官兵,犧牲了71人。與此同時,蘇聯軍隊傷亡了100多人。珍寶島戰役屬於兩國關係的一個轉折點,影響重大。

隨後,蘇聯在遠東地區大舉增兵,陸軍、空軍、海軍、防空軍等軍種的總兵力,達到了118萬人。因此,在六七十年代,出現了“蘇聯屯兵百萬”“八億人民八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三線建設”等一系列的歷史名詞。

在70年代,我國軍隊先後與南越和越南軍隊作戰。這是怎麼回事呢?從40年代中期開始,越南先後進行了抗法戰爭和抗美戰爭,時間長達30年。因此,在越南歷史上,又被成爲“萬日戰爭。”在戰爭期間,在美國的扶持下,越南的南方建立了南越政權。

作爲一個親美國家,南越政權從五六十年代開始,便蠶食了我國西沙羣島的部分島礁。1974年1月,在海軍艦艇不如南越的情況下,西沙海戰開始了。海軍官兵發揚了“海上拼刺刀”的作戰風格,海戰擊沉南越護衛艦1艘,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其後越艦逃跑。1月20日,我國海軍部隊乘勝追擊,收復了被南越軍隊侵佔的珊瑚、甘泉、金銀島。

至於越南,曾經與我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但是從60年代中期開始,一切都變了。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蘇聯開始大規模援助越南。由於援助規模巨大,越南在各方面倒向了蘇聯。在1969年,越南明顯拉偏架。1973年,美國從越南全面撤軍。1975年,越南完成了南北統一。作爲一個經歷了30年戰爭的國家,越南沒有轉入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的工作。

依靠蘇聯的援助和支持,越南窮兵黷武,準備重建當年的印支聯邦。與此同時,不斷在邊境上挑釁、射擊、毆打邊民,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1979年2月,我國抽調9和軍29個師,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開始了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果統計非常詳細,當時的統計數據已經精確到了個位數。在2月到3月的自衛反擊戰中,總計殲滅越軍57152人。其中,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

從1950年到1979年,人民解放軍爲了保障祖國安全和邊疆穩定,先後與21個國家的軍隊作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各個時期都湧現出了一系列的先進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