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列国纷争,战火连绵,各国为变大变强,对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纷纷祭出奇招:比如燕国高筑黄金台,齐国建立稷下学宫,都曾辉煌一时。可是最终,为什么六国人才还是都跑到秦国去了呢?

(秦王嬴政)

01各国为招揽人才绞尽脑汁

“凡大才能治国者,寡人与之分国。”

这是秦孝公在“求贤令”中的原话,“分国”二字,足见秦孝公之诚意。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即秦王位,有感于秦国地处西陲,国穷力弱,为东方六国所轻视,于是下了这道“求贤令”,愿招东方六国之贤者,为秦所用。不久,商鞅奔秦,于公元前356年开启雷霆变法,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公元前355年。齐囯齐威王也开始变法,齐威王变法有个特殊的“人才库”——“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乃齐威王之父所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里面藏龙卧虎,才华横溢的“教授”俯仰皆是,多来自东方六国,当时称“稷下先生”。齐威王大胆使用“稷下先生”进行改革。

据《史记·田敬仲完列传》载,齐威王封很多稷下先生为上大夫,特别优待。他重用大学问家邹衍,又提拔改革家邹忌为相,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使齐国从“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尴尬局面中解脱出来。

公元前354年和公元前343年,齐国两次打败战国第一强国魏国,取强魏之地位而代之。

(齐国稷下学宫内情景)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姬职在位。由于燕国刚刚经历了“子之之乱”,元气大伤,燕昭王也四处招揽人才进行改革。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先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宫殿,表达他对人才的尊重。公元前310年,燕昭王又在郭隗居处高筑“黄金台",台上置放千金,以真金招贤纳士,很快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

《说苑·君道》载:

“居三年,苏子闻之,从周归燕;邹衍闻之,从齐归燕;乐毅闻之,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楚归燕。”

燕国很快由弱变强。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军乐毅统率5国联军攻打齐国,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可见,得人才者得天下。

可惜好景不长,齐国与燕国最终还是衰落了,人才最后都跑到了秦国,秦国兴旺发达起来。

(燕昭王建黄金台)

02为什么六国人才最后都往秦国跑?

先看齐国齐威王之后的境况。

有二件事,对齐国后续的人才政策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件事,是齐闵王后期,不听谏言。齐闵王自恃国力强盛,心理膨胀,想称“帝”还想当天子。大学问家邹衍劝阻,他不听,于是邹衍离开齐国,去了燕国,燕昭王得到邹衍,高兴得亲自拿扫帚为邹衍扫地。这是齐国人才流失的开始。当时稷下学宫仍在,但成摆设。

第二件事,是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齐国失去七十三城,只剩莒和即墨两城,稷下学宫在战争中受到影响,齐襄王后来想重振稷下学宫,却再也无力恢复到之前的盛况了。

再看看燕昭王之后,燕国的状况。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与乐毅有嫌隙,齐国将领田单利用这一嫌隙施行反间计,燕惠王中计,夺乐毅兵权。于是,燕国的顶梁柱乐毅逃到赵国去了。乐毅走后,田单率军攻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燕囯再次衰落。

史载,极度后悔的燕惠王又想将乐毅请回燕国,乐毅写了《报燕惠王书》,表明他“不愿为昏主效愚忠”。此后,再也没有乐毅这样的人才去燕国效力了。

(乐毅,曾为燕国大将,后来伤心离开)

再看秦国秦孝公之后的情况:

秦孝公之后的每一代秦王,都重视人才的引进与使用,比如秦惠文王嬴驷时期,重用魏国人张仪;秦昭襄王嬴稷时期,重用魏国人范雎;秦庄襄王嬴异人时期,重用卫国人吕不韦;秦王嬴政时期,重用楚国人李斯……

当然,秦国在人才政策上也犯过错误,秦王嬴政因“郑国渠”事件,曾对外来人才下“逐客令”,可是李斯一篇《谏逐客书》,便令嬴政幡然醒悟,收回逐客令。

可见,齐、燕之国,人才政策缺乏连续性,而秦国则相反,向外引进人才的政策是一贯的、持久的。政策持久,则人才能安居乐业,必然趋之若鹜;政策不持久,则有朝令夕改之虞,有富贵与风险并存之忧,怎能让各国人才心安?这便是东方六国人才最终都往秦国跑的重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秦国能做到人才政策的连续性,东方六国却做不到呢?

(承上启下,爱惜人才的秦昭王嬴稷)

03彻底改革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保障

其实,每个国家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每个国家都有过引进人才的举措;这些认识和举措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初心,始终如一。

七国之中,为什么只有秦国做到了始终如一呢?

原因就在于秦国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有了一以贯之的制度保障。这便是商鞅变法的核心制度:二十等爵制。何谓二十等爵制,即不论出身,不分国内国外,凡为秦国立军功者皆赐爵并封赏。从低到高有二十个等级。

二十等爵制打破了守旧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使无能的守旧贵族靠边站,使普通百姓与外来人才都可以通过立功而做官,改变命运。

(推行二十等爵制的商鞅)

二十等爵制让秦国的官僚队伍由世袭制转为选聘制,任人唯亲也开始转变为任人唯贤,这就等于给外来人才开辟了施展才能的康庄大道。

这一制度在秦国始终没有变过,始终在认认真真的执行,于是东方六国那些梦想功成名就的有为之士纷至沓来,很多人实现了封侯拜相的人生理想。

也许有人说,二十等爵制是军功制,与文官无关。其实战国时并没有刻意区分什么文武官,因为打仗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大家都可以为战争出谋划策,只要你的计策被采用且成功,就可以加官进爵。

(李斯,秦国引进的大才,楚国人)

与秦国相比,东方六国就差远了,它们的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守旧势力。守旧势力垄断官场,占据朝堂,党同伐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引进些许外来人才,也往往在朝中遭受排挤、迫害,性命都难保……如此,真正的人才哪敢常驻东方六国,他们只有西向入秦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