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熱播,章子怡、週一圍、於和偉出彩。該劇講述了中國東晉時期司馬氏皇族與士族領袖琅琊王氏之間的政治鬥爭。西晉末年,皇族司馬氏衰微,琅琊王氏子弟王敦、王導擁立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由於王敦與王導的全力支持,司馬氏終於在江南站穩腳跟,可是才過了5年時間,琅玡王氏就發起了反對司馬氏皇室的兵變,這是爲什麼呢?

(琅琊王氏,王藺之女王儇)

01司馬氏皇族“過河拆橋”

從《上陽賦》的情節看,司馬氏一族與琅琊王氏一族的關係可以概括爲8個字:關係親密,矛盾尖銳。

劇中,皇帝把妹妹嫁給了王家的王藺,使宰相王藺成爲了皇帝的女婿;王家又把女兒嫁給了皇帝做皇后,使皇帝成爲了王家的女婿。這種姻親關係,使得司馬家與王家綁在了一起,親密無間。而王家是臣子,通過與皇家的綁定,獲得了超然的令人嫉妒的地位;王藺既是宰相,掌行政權,又通過他另一個妹妹的聯姻(嫁給慶陽王),得取了一半的兵權。如此威勢,令皇帝也坐立不安,於是皇帝想方設法引入外人,來牽制王藺。

皇帝引入的外人便是寧朔將軍蕭綦。皇帝封蕭綦爲章王,掌兵20萬,本來是可以牽制王藺的,誰料到,王藺手段高明,居然三下五除二,拆散女兒王儇與三皇子的姻緣,將王儇嫁給了蕭綦。皇帝的計劃立即變成泡影,王家勢力更大,簡直可以取代皇帝了。

其實,真實的東晉歷史上,並沒有王藺、王儇、蕭綦這類人物,但東晉皇族與琅琊士族之間的複雜關係卻是十分真實的,《上陽賦》只不過將這一複雜關係典型化,具體化,形象化了。

(王藺,王氏家族的代表)

東晉建立之初,王家的兩個堂兄弟掌控了軍政大權:王敦爲將軍,掌兵,抵擋住北方來犯之敵;王導爲宰相,掌行政,制定政策,調解矛盾。司馬睿作爲皇帝,倒無所事事了,歷史上把這種情況叫着“王與馬,共天下”。

司馬睿肯定不甘心大權旁落,於是想法削弱琅琊王氏的實力,他的辦法就是引入外來人才,重用寒族,最爲突出的兩個人便是:劉隗、刁協。

《晉書·劉隗傳》記載:司馬睿拜劉隗爲御史中丞,封都鄉侯。封寒門的劉隗爲都鄉侯這件事,在那個極爲講究門第的時代,是罕見的,這與《上陽賦》中蕭綦封侯,羣臣羣起反對是一樣的。對於另一位寒族士人刁協,司馬睿則封其爲尚書令,以削弱王導之權。

不用說,司馬睿此舉,立即遭到了以琅琊王氏爲首的士族的抵制,王氏家族認爲,司馬睿的行爲是“過河拆橋”,“鳥盡弓藏”。

在反對者中,王敦的表現最爲激烈,在司馬睿讓劉隗領兵出鎮,防範王敦時,王敦便決定反了。

(王敦)

02王敦叛晉,大獲全勝

王敦是琅琊王氏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王導的堂兄,此人才智過人,領兵有方。他發起叛亂,但提出的口號卻是“清君側”,將目標指向皇帝所信任的劉隗。這使得他的起兵得到了許多反對寒族的士族的支持,可以說在政治上一開始就佔了先機。

王敦的根據地是富庶的荊州,從荊州到司馬睿的都城建康(今南京),順長江而下即可,所以,王敦又佔了地利的優勢。

公元322年,王敦正式起兵,司馬睿又派了個錯誤的人領兵抵抗——他讓王導做前鋒大都督。王導是做行政工作的,軍事才能與他的堂兄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再加上,王導與王敦是一家人,結果在戰爭中,王導暗中幫助王敦。

所以,建康保衛戰很快就失敗了。

王敦這次大獲全勝,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第一個結果,是消滅了劉隗、刁協的勢力。刁協被人殺死,將人頭送給王敦,劉隗則是逃跑到了另外一個政權後趙那裏。司馬睿提拔寒族抑制士族的努力白費了。

(蕭綦,寒族,外來人才)

第二個結果, 可以說是司馬睿一生中最痛苦的事。王敦勝利後,司馬睿去見王敦,司馬睿“脫戎衣,著朝服”,對王敦說:

“你如果想當皇帝,早和我說啊,我把皇位讓給你,還當我的琅琊王去。何苦這樣呢?”

王敦沒有廢司馬睿,卻自封爲丞相,又管理全國兵馬,自封武昌郡公。朝中大事,皆由王敦做主,司馬睿被軟禁。公元323年1月3日,司馬睿憂憤而死,才47歲。太子司馬紹繼位。

瑯琊王氏完勝。

這一段歷史,在《上陽賦》中是完全不同的表現,劇中王藺下毒,皇帝中毒奄奄一息,王藺的妹妹攝政,與王藺一起操縱朝政。這個結果,與真實的歷史倒是沒有多大區別。

(皇帝)

03司馬紹平定“王敦之亂”

司馬紹是個比較有頭腦的皇帝,他看到父親以寒族對付士族的計劃失敗,決定換個方式,司馬紹相中了朝中另一士族精英郗鑑。郗鑑乃東漢御史大夫郗慮之玄孫,爲人精明有頭腦,司馬睿時期他是兗州刺史,司馬紹繼續任命郗鑑爲兗州刺史,並且要他都督揚州江西諸軍,鎮合肥。

郗鑑逐漸與司馬紹靠近,密謀討伐王敦。

恰好此時王敦在武昌病重,他讓侄子王應做接班人,王應能力遠不如王敦,這爲他的失敗埋下伏筆。司馬紹聞聽王敦病重,以王導爲大都督,郗鑑爲都督從駕諸軍事討伐王敦。此時的王導,與王敦在政見上發生分歧,他也反對王敦,這是王敦失敗的另外一個因素。

王導用了一計,他以堂弟名義爲王敦發喪,士兵們以爲王敦已死,勇氣倍增,王應軍隊不敵,節節敗退。王敦本來病重,聽到失敗的消息,心情鬱郁,很快死在軍中……

王敦之亂終於結束了。

(《上陽賦》中,王儇與蕭綦大婚)

可是司馬紹並沒能因此而加強皇權。王敦雖死,王導仍在,琅琊王氏仍樹大根深,站在統治高層。另外,王敦死後,他的權勢被朝中其它士族所填補,士族勢力由一家獨大變成了一超多強,司馬氏想掌控朝局仍然難上加難。

《上陽賦》中,結局與真實歷史相比大同小異。司馬氏最終也沒能挽回敗局,王儇與蕭綦聯手消滅了司馬氏勢力,致使其母親悲憤自殺,可憐可嘆!

結語:司馬氏皇族在“八王之亂”中實力消耗殆盡,新建立的東晉政權先天不足,是靠士族支持才得以站穩腳跟的,所以東晉的朝堂必然會被士族佔領,從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皇族與士族之間的爭鬥與殺戮。

參考資料:《晉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