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統產業只有按照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運作式,才能創造出創造出1+1>2的效果

“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互聯網+”正在成爲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其本質上是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分配中的優化和繼承作用,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當前,互聯網正在加速與傳統行業融合,如果說,原來互聯網技術主要是在第三產業中應用,現在的互聯網正在開始影響第二產業以及第一產業。

“互聯網+”什麼行業的形式是其次,背後的意義是企業互聯網化意味着商業模式的改變,這就能夠催生很多創業者及創業公司的出現,同時還能夠創造很多新的工作崗位。“互聯網+”可以看作是我國政府提出的課題,圍繞這個課題將會有社會各界大量的專業人士投身這個領域,通過不斷的研究、分析及實踐,所得結果能夠更快的應用到的社會各領域,實現全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人類社會的各項活動與信息(數據)的創造、傳輸和使用直接相關,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都是在逐漸打破信息(數據)與其他要素的緊耦合關係、增強其流動性,以此提升使用範圍和價值,最終提高經濟、社會的運行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數據)成爲獨立的生產要素,歷經了近半個世紀的信息化過程,信息技術的超常規速度發展,促成了信息(數據)量和處理能力的爆炸性增長,人類經濟社會也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除了作爲必要成分驅動業務外(Data-DrivenApplication,如金融交易數據、電子商務交易數據),數據產品的開發(Data Prod uct,通過數據用途的擴展創造新的價值,如精準網絡廣告)更是爲攫取數據財富開闢了新的源泉。經濟領域海量數據的積累與交換、分析與運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洞見和知識,極大的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爲充分挖掘數據要素的價值提供了超乎尋常的力量。

互聯網神奇的魅力在於它暢通了信息傳導的渠道,降低了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提升商業交易的效率。互聯網與實體產業不斷融合,完全可能孕育出規模更大、價值更高的公司;伴隨新業態的不斷湧現,將直接降低的創業門檻,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創新、創業的洪流,目前,“互聯網+”的思維剛剛開始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可以斷定,互聯網所具備的催生、裂變作用,遠非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運用打破了傳統行業之間的界限,不同的行業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開始融合成新興行業,如通信業、IT業和傳媒業融合成現代信息服務業;傳媒產業、娛樂業、體育業、旅遊業、IT業和地產業融合成休閒服務業;傳統金融業、IT業融合成現代金融業;醫療業、IT業和地產業融合成養老保健產業。

除了上述融合產業之外,新的融合產業形態也在快速形成中。產業融合的承載形式則是以巨型互聯網企業爲平臺而形成的商業生態系統,其基礎是先進的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技術平臺,其核心是數以億計活躍用戶,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BAT”互聯網巨頭就是典型的代表。例如,阿里巴巴以電子商務起家,基於其先進的技術平臺和龐大用戶,通過收購而佈局了阿里健康和阿里娛樂,並通過產業基金的形式積極佈局汽車“智造業”。

互聯網與各傳統行業的相加是一種深度融合,也是傳統產業按照“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運作模式,改進發展戰略、改變營銷策略、適應發展環境等。這必將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多的資源、空間和環境,更適應市場選擇與消費偏好,更具有競爭能力,創造出“1+1>2”的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