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明白經濟蕭條的邏輯,我想就能很好理解經濟蕭條和戰爭之間的必然關係了。

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形態,經濟危機的形式也是不盡相同的 。

拿我國古代最典型的兩宋爲例,之所以積貧積弱屢次爆發經濟危機,倒不是因爲北宋在封建王朝中生產力低下,恰恰相反,宋朝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高峯,之所以會產生經濟蕭條,北宋是因爲三冗問題,養兵養官的財政負擔過重,以至於超過了王朝可承受的壓力,南宋是因爲對金蒙戰爭擴大,後期紙幣濫發,嚴重的通貨膨脹造成了經濟失控。

由於古代中央集權制屬於嚴控的計劃式農業社會經濟,金融風險較低,風險可控性較強,唯一影響穩定的因素只有土地問題,換言之,封建王朝的經濟蕭條等同於朝廷財政的赤字率,經濟蕭條意味着土地滿足不了財政需求,這與近代西方工業時代經濟體制截然不同。

再如近代二戰爆發的根源,1929年全世界範圍內經濟都不景氣,而德國又遭受到了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經濟掠奪,德國國內經濟蕭條,在內外交困下,德國儘管也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但還是剩餘了大量的勞動力無法創造生產資料,於是戰爭就成爲了德國軍國主義者的不二選擇。

德國發起二戰的案例像極了近現代經濟蕭條的邏輯,工業社會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社會不能運轉的預兆就是大批市場中的企業凋亡,接着帶來的就是失業潮,失業潮又會導致沒有消費,產能生產過剩,這時候信用貨幣就成爲了沒有信用的廢紙,只能通過內部計劃式的宏觀調控或者對外戰爭才能解決生產力與產能過剩的問題。

因而,經濟危機的本質就是舊的生產力產能過剩,有效需求飽和與不足,在人類歷史向前發展中,每次經濟危機後,都會產生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因而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形式發生了微妙變化,但是本質並沒有任何變化。

所以,戰爭也是轉移經濟危機的方式。

第一,戰爭本身能夠消耗、創造大量產能。

從槍炮彈藥到棉衣被服,再到礦業油汽的開發,製造業蓬勃發展,就催生出了大量從事製造的就業人員,不僅是工業,連農業、服務業都能快速帶動,不僅能夠消化過剩產能,還能製造出新的需求。

第二,戰爭可以消滅大量人口(生產力)。

我上面說道,既然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力過剩,那麼消耗掉一些生產力也是緩解經濟危機的一種方式,戰爭是臺絞肉機,一旦發動大規模戰爭每分每秒都會有傷亡,對生產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第三,是戰後可以進行世界財富格局重構。

戰爭的發動方往往是深受經濟危機的軍事強國,戰爭的受害方往往是經濟富足軍事稍弱的國家,拋去道義上的誅伐,單就經濟來看,促進了世界內生產要素的均衡流動,有利於緩解經濟危機。

戰爭打響,大量資源產生,大量人口消亡,人與資源的矛盾就大爲緩解,經濟危機逐步化解。

但自從核武器問世後,現代戰爭由於近代戰爭有了質的不同,戰爭的風險和代價太大,稍有不慎就會引爆核戰爭,於是經濟戰爭、金融戰爭、貿易戰爭成爲了新主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