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登讀書主創團

主播|樊登讀書·沙漠之狐

昨晚《奇葩說》的辯題——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擊中了無數打工人的淚點。

我有一個朋友,上週日陪老人看病。

清晨6點,天還是灰濛濛的,他就帶着70歲的老母親,在寒冷的醫院門口哈着氣排隊拿專家號。

好不容易10點看上醫生了,微信上收到了「一條@你的消息」,讓他背後一涼。

信息是領導發的,要他緊急改一份合同,12點就要用。

左手拿着老母親的醫療繳費單,右手握着維持生計的手機,這個30多歲的中年人,一時間竟差點哭出來!

成年人的情緒禁不起推敲,一推敲,喜怒哀樂裏,都藏着委屈。

當一個打工人真的很難,可當個孝順的子女、負責的父母、熱愛生活的人,就很容易嗎?

不回消息,怕丟工作;回了消息,怕丟生活。

在信息無孔不入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是每一個打工人,每一天都面臨的兩難處境。

下班後,你有不回消息的權利

爲什麼“下班後回覆工作消息”是讓打工人那麼不爽的一件事?

因爲這代表着

「隱形加班」。

假裝沒看到消息,什麼事都沒有。一回消息,睡前就多了一個活。

好不容易請到年假在外地旅遊,領導一條消息就變成了在酒店加班。

微信羣裏有人提問,誰回答,誰就要管後續的一系列提問。

辯手席瑞說出了打工人的心聲:

“這個辯題傳達的是,我們已經不配享有一整塊休息的時間,

而只能被迫學會在隨機的時間碎片裏面,安排自己的慾望。”

是啊,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人權”都保障不了,又何談其他?

浙江寧波有一位王女士,就曾因沒有及時回覆工作消息,而被辭退。

當晚10點23分,領導在微信羣裏要求所有人在10分鐘內發當月的營業額,王女士因爲10點就入睡了所以沒看到,結果第二天單位直接通知她:“你被辭退了。”

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王女士一臉懵逼地說:“我睡得早沒看到,第二天發不行嗎?”

領導說:“這年頭,誰10點就睡覺啊,你肯定是假裝的。”

王女士尋求了法律援助,成功維權拿到了應得的賠償金。

據《勞動法》第三條規定,

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

下班期間,職工理應得到充分休息。用人單位應該尊重職工的休息權,不應隨意侵佔職工的休息時間。

下班後,你有權利不回覆消息。

這一點,毋庸置疑。

就像哲學家劉擎所說:“八小時工作制是一個進步,我們不能越發展越倒退。”

及時回消息,你能獲得更多機會

下班後你有權利不回消息,法律也確實這麼規定了。

可爲什麼總有人及時回消息,甚至不是他管的事,他也積極地回覆消息,幫忙解決?

難道他就不是孝順的子女、負責的父母、熱愛生活的人嗎?

辯手顏如晶一針見血:

不回消息的確有很多好處,但沒人告訴我,

不回消息我要承擔什麼後果。

難道我第二天去上班會是開開心心地去嗎?我到公司了,不還是要面對領導的指責,同事的埋怨,

這些問題不還是要我自己去解決嗎?

經濟學家薛兆豐語重心長地說:

如果是兩個能力差不多的人,一個人總是積極地回覆你消息,一個人只要下班了就找不到人。

長此以往,你會更器重哪一個?

你會把機會、資源傾斜給哪一個?

阿里副總裁童文紅,就是靠“第一時間回覆消息”這一顯著標籤,獲得了她的第一次升職加薪機會。

2000年,30歲的童文紅進入阿里做前臺,那時她不懂專業、沒有背景。

但她愣是把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行政工作,做到了很多同事都

“非她不可”

的地步。

她會在晚上把滬杭鐵路車次時間表,主動發給第二天要去上海出差的同事;

夏天到了,她主動利用週末時間聯繫冷飲公司,給咖啡吧增加季節飲品;

大年三十晚上,客服忙不過來,她主動幫客戶解答一些基本疑問;

還有一點最讓同事印象深刻,

無論什麼時間找她,她都會第一時間回覆消息。

正是這種靠譜,讓她一路被提拔爲行政主管、經理,現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兼菜鳥首席運營官,是阿里上市後馬雲背後9位億萬富豪的女性合夥人之一。

「靠譜」是一名職場人非常重要的品質,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專業」。

因爲「靠譜」的背後是態度,「專業」可以通過努力獲得,但「靠譜」卻是一名職場人怎麼看待自己與職場的靈魂問題。

正如《奇葩說》導師蔡康永所說:

在你能力不足時,「靠譜」是能讓你保住工作的最好方法。

掌握職場生存智慧:

態度上拼盡全力,方法上留有餘地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那麼,究竟該如何抉擇“下班後該不該回復消息”?

其實,辯論的最終目的,是站在正反雙方的立場上,把觀點都拋出來,讓觀衆看到問題的全貌。

這樣我們才能撥開迷霧,找到那個

「最優解」。

能力強,就可以我行我素,下班後就再也不管工作消息嗎?

能力弱,就得犧牲下班時間,時時刻刻守着手機回消息嗎?

不是的。

在職場上,和“業務能力強”同樣重要的,是“擁有職場智慧”。

懂得分清做事的主次;

懂得如何爲人處世;

懂得如何讓自己更聰明地躲過危機,贏得漂亮,

這些都是我們一直要修行的功課。

樊登講過一本書

《權力:爲什麼只被某些人擁有》

中,就對這個問題有所解答:

其實,下班後回不回覆消息,這只是表面問題。

關鍵問題是,你怎樣讓領導看到你的業績,這樣你才能擁有權力。

權力,可以讓你成爲參與制定規則的人。

你完全可以規定自己的團隊,下班後除非事情緊急,否則就不要發消息了。

而對於不得不回的消息,你也可以通過“收到,明天早上10點答覆您”來讓自己免於加班。

這種職場智慧,被世界撐竿跳名將布勃卡,稱爲

“留有一釐米餘地”。

意思是,要學會管理領導的預期。

就像跳高一樣,每次都只將紀錄“提高一釐米”。而不是每次都“榨乾自己”。

凡事留有餘地,把精力花在最核心的工作上。

基於此,對於“下班後該不該回復消息”問題,讀書君歸納了7條方法論,快把它們加入你的職場智囊吧~

1、做出實打實的業績。

即使你不在這個單位了,你的市場價值依然在。

2、通過有效溝通,建立你的「職場邊界感」。

對於休息時間找上門來的工作,如果不緊急,就明確告訴對方“收到了,我會在XX時間給您答覆”。

3、每天利用碎片時間整理微信羣。

退出過期的工作羣,減少被無效@的可能。

4、將最常用的微信羣置頂。

置頂最多不要超過3個羣。

5、每週清空一次你的微信聊天記錄。

清空前複製重要信息,保存到雲文檔。

6、和上級保持積極的溝通。

讓他明確你是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懂得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人。

7、拿到任務不要埋頭就做,而是先跟領導明確緊急程度和完成時間。

這樣領導會覺得你考慮周到,同時也提醒了領導,你是一個很重視時間管理的人,領導下次佈置任務時也會考慮到你的工作節奏。

每個打工人都有“不得已”的一面。

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

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供我老人晚安康,養得稚子入學堂。

你我柴米油鹽五穀糧,變爲凡夫俗子低眉郎。

看盡各種臉譜王,回頭可見那心中少年狂。

然而,

一個擁有職場智慧的打工人,可以把這份“不得已”,化爲動力和權力。

通過工作實現比碎銀幾兩,更讓有滿足感的個人價值。

點個「在看」,

做一個聰明的打工人,靠譜的職場人,高價值的社會人!

願你既照顧得了苟且,又不忘記詩與遠方。

願你永遠記得,未來可期,人間值得。

與你共勉!

今日互動

說一說你對《奇葩說》辯題的看法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

留言區點贊前10名

送精選成長紙質書1本

截止1月19日24點

點個

做個有態度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