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鐵建進場與保險機構差異化“搶籌” 康養產業“價高位少”尷尬待解

保險機構在康養產業的佈局逐步多樣化、立體化和深度化。

1月1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公告顯示,同意公司所屬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大家健康養老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國藥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按照 30%、30%、30%、10%的股權比例出資設立中國康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暫定名)。中國康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地在北京市,註冊資本金20億元。

這是產融聯合進軍康養產業的縮影。

“搶籌”康養產業定位逐步差異化

公開資料顯示,大家健康養老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專業從事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及運營相關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是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展健康養老業務、輸出運營管理能力的核心平臺與載體。

在此之前,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何肖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便明確指出“選擇養老作爲轉型發展突破口,進行重點佈局和深耕”。究其原因,“公司成立之時就在謀劃業務方向,在傳統保險領域,我們是後發者,如果盲目一頭扎進去和一些機構爭搶市場,可能耗不起。但養老市場潛力大,而且除個別機構外,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無論是商業模式、服務內容都還沒有拉開距離。”

這是保險機構“上車”康養產業的一個縮影。值得一提的是,保險機構在積極佈局康養產業的同時,定位、模式、運營等方面差異化逐步明顯。

例如,根據天風非銀研報,保險機構投資養老社區有三種模式:一是重資產投入模式,依託集團的資產優勢投入資金自建養老社區項目,這種模式取決於機構的資產規模,保險機構的角色往往是“投資商、開發商、運營商”合爲一體。典型模式是泰康、太保、國壽。二是輕重資產相結合的模式,部分養老社區自建,同時與第三方簽約合作或者以股權投資養老機構,典型代表爲太平、合衆。三是純輕資產模式,即全部與第三方合作的模式,通過第三方現成的養老牀位數來實現資源互換,典型代表爲光大永明匯晨養老社區。

不僅如此,外資保險機構亦在“搶籌”康養產業的機遇。1月4日,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獲批開業,成爲首家合資壽險公司開設的養老保險公司。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友邦保險正在考慮成立獨立資產管理公司與養老保險公司。

2020年12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指出,要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堅持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完善相關監管措施,確保各項對外開放政策在養老保險領域落地實施。支持境外資本參股設立各類養老保險機構,支持外資保險公司經營商業養老保險業務。通過引入國外成熟的養老保險業務經營和養老金管理經驗,提升我國保險業經營水平,服務好人民羣衆差異化養老保障需求。

現實需求差距

保險機構在積極佈局康養產業並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與現實需求仍有較大差距。一位康養產業的專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保險機構投資的養老社區基本定位於高端客羣,普通消費者很難觸達。”

據瞭解,目前保險機構均採取了投保指定保險產品獲得養老社區入住資格的模式,相應保險產品通常要求投保特定保險產品並達到一定的應繳保費額度,保險機構多將這一門檻設定在200-300萬元,滿足條件後方能獲得入住資格,但並不保證必然入住。此外,還有繳納押金或會籍費入住模式。

天風非銀前述研報顯示,2018年,我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16.8萬個,養老牀位合計746.3萬張,其中養老機構的牀位爲392.7張。按60歲及以上老人的數量來測算,千人養老位爲29.9張,其中千人養老機構牀位爲15.7張。養老牀位相比2012年已有較大增幅,但2016年來隨着老齡化問題加劇,千人養老牀位及千人養老機構牀位均處於下滑狀態。

另一方面,養老牀位相對過剩的情況並存。由於地價原因,大多數養老機構只能沿着城郊選址,且配備的醫療基礎設施不充足,不能夠滿足基本老人的生活需要,使得很多養老機構入住率低於50%。

此外,康養行業的標準和能力的參差不足,以及相關專業人才的稀缺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加之人均壽命的延長,未來需要護理的老齡人口大幅增加,而現有的專業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從數量和專業性的角度都是遠遠不夠的。”某保險機構養老業務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爲此,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發文指出,增加護理服務業人力資源供給,擴大社會就業崗位,不斷滿足羣衆多樣化、差異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保險機構正在探索普惠養老模式,提供護理服務委託等服務,並加大對長期護理保險等項目的投入力度。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有14家保險公司參與了全國15個省35個城市的長期護理保險項目,覆蓋人羣超過5000萬人,爲35.8萬人提供了長期護理待遇。從目前看,保險機構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處於初級階段。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副主任宋佔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 不少保險機構一邊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一邊與護理培訓志願院校合作,採取訂單式培養等方式,解決專業護理人才短缺的問題。此外,還有養老護理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這也需要一個慢慢培養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