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姜文,你首先想到了什麼?曾幾何時,《一步之遙》是一個分水嶺。自此之後,姜文過去的名氣不斷增加,似乎大衆對他的認識只有他最好的作品和他的標籤。八十年代,他是好萊塢輝煌“三劍客”之一的導演;九十年代,他是文藝片無可爭議的宗師;千禧年,他的身份卻已經徹底豐富,高舉商業大旗的《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都成爲了中國觀衆獨具辨識度的商業電影。

其實,他在觀衆心中形象從來就不單一,一部《讓子彈飛》的收入到現在仍是鉅額投資、大手筆的項目,但觀衆對這一票房成績並不理解。那,爲什麼作爲一個商業片導演,他能給出如此之高的評價?

他是如何一步步創造了自己的世界的?姜文真正的起點是什麼?比起他以往的豐功偉績,姜文到底是怎麼起步的?

《一步之遙》之前,爲啥要拍《邪不壓正》?想改變人對電影的固有印象。即使表現的不是愛情愛情,不是父子情深,也依然可以擁有強烈的認同感。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大衆會覺得“姜文很牛逼”。

當你覺得姜文電影很牛逼的時候,姜文的作品就更好。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1,接受這一刻,大家都很牛逼;2,改變思維,覺得這電影本身很屌很屌。接受第一種認知,就是發現內因。從表面看,姜文電影有限的資源投入,卻完成了最牛逼的內容。比如,如何用極其省錢的手段拍出《鬼子來了》?

比如如何模仿《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拍攝手法?比如如何實現藝術手法的內核/外延延伸這些手段一定有人拍過,爲啥姜文不拍?他這麼好,爲啥不拍?他不拍,我爲啥拍?上面說到,普通人在傳統認知的分析中總是對姜文電影的“主角”小,但姜文對主角卻很看重。

他把姜文的電影多半放在討論一句話的“男”和“女”這兩件事上,用如此精煉的兩個字來詮釋電影的內核是姜文電影的突破口。就是這句話:使勁活。在這裏,最起碼有兩層含義:一是要使勁,只有活着纔有價值。二是活着並不是要使勁,而是要一種生命的體驗。普通人會覺得,第一個大家都很會,是表現和需要,但如果是真正很重要的話,應該是第二個。

《太陽照常升起》到底是典型的商業電影,還是文藝片?8年前,馮小剛“封神”,8年後,他陷入迷茫。這裏,我的理解是,他同樣處於迷茫,未來如何?他也不知道。

沒有意識到同時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文化,他是否能在一個空間裏面表達兩個文化。《太陽照常升起》很現實,呈現的無非就是不喫飯不喝水和睡覺。

從這個角度說,太陽還是照常升起,但從觀衆的角度看,《太陽照常升起》很強烈的《三塊廣告牌》的映射,就是這樣子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