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朗月,不期而遇

你會點藍字關注我嗎?

01

身體是最根本的自我

弗洛伊德說,身體是最根本的自我。

我們可以從身體姿態,身體動作的方式和路徑、身體動作的質地中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基本人格特徵。

從這個人的習慣性身體動作裏可以知道他的生活狀態,瞭解他的性格秉性。

身體上的傷痛是一個人心靈苦難的見證,我們受過的苦、經歷的痛,身體都知道,所以自我的樣子就在身體裏。

比如:一個肥胖的人,身體多數是柔軟的,身體經常出現“吮吸”肌肉張力動作,一般來說,肥胖的人不太能夠做出強有力的內驅力動作,缺少陽剛類型的肌肉,張力節奏動作。

再比如:一個人的身體動作,多數是直來直去的,動作中帶有很多棱角。

這類被“直接”內驅力動作限定的人,專注自己對,周圍的人不感興趣,做事說話直來直去,僵硬、刻板缺少靈活的變通能力。

身體與自我的關係非常密切,身體姿勢是自我的第一印象,身體動作是自我表達的符號。

身體上的傷和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身體特點是自我氣質形成的核心部分。

身體外在、內在的特點,綜合起來就是自我真實的樣子。

02

通過身體探索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是爲自己而來的,瞭解自己,探索自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值得做的事。

最早我們從媽媽眼中瞭解自己,長大一點,從別人口中瞭解自己。

慢慢的我們越來越迷茫,發現自己並不全是別人說的那樣。

好像有一個別人不知道,甚至連自己都很陌生的自己躲在暗處,通過一些莫名的行爲、失控的情緒,身體上的變化表達着什麼?引起我們注意。

我們因爲有覺知或者因爲很痛、很難受,會回過頭來想想這是爲什麼?看看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探索自我的大門就由此打開了

探索自我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告訴大家的是可以通過身體瞭解自我。

身體反應能產生思緒、喚起情緒、引發感受、激發行爲,幾乎所有心理品質都能被一個身體反應調動起來,所以通過身體瞭解到自己是最全面,最真實的自己。

孩子

03

身體的形塑變化表達着自我的內在需求

不同人的身體散發出來的氣息,給人帶來的感覺非常不一樣。

我們跟人在一起,表面什麼都沒做,但身體已經悄無聲息地做了很多事。身體每分每秒都隨着呼吸產生變化,吸氣時胸腔擴大,身體形態變圓;呼氣時胸腔收縮,身體形態變平。身體無意識的擴展和收縮一直髮生在我們全身的很多地方,但我們自己很難覺察到。

有經驗的人刻意觀察、記錄,可以清晰的看到身體“擴展”和“收縮”的軌跡,身體隨呼吸,無意識的“擴展”和“收縮”帶來身體形塑流動的變化,是身體形塑。

身體形塑變化大部分是無意識發生的,是我們內心對環境、對周圍事物安全程度、舒服程度的無意識的身體表達。

比如一個人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身體會不自覺的放鬆下來,擴展的身體形塑就會出現。

你跟喜歡的人在一起,或者泡在舒服的浴缸裏,身體都會不自覺的出現“擴展”的型塑動作。

如果一個人在緊張的環境中跟不舒服的人在一起,身體會出現“收縮”的形塑來聚焦自己,聚焦力量,以便隨時做出符合環境需要的反應,確保自己安全。

身體形塑變化大多數是無意識動作,有時打一個哈欠,或者身體不自覺的調整一下姿勢都反映了自身的需求,是想靠近還是想遠離,現在是舒服、安全的,還是緊張、危險的。

身體的這些型塑變化非常快,不用通過大腦,身體就會直接做出來。如果我們可以對自己身體有覺察,能保持跟身體足夠敏銳的連接,足夠接納身體,而不評價和排斥身體反應就可以留意到身體的細微變化。

通過身體無意識的型塑變化,瞭解自己內在需求和內心感受是非常直接準確的方法,能這樣使用身體就等於擁有了一把,深入瞭解自己的鑰匙。

04

身體的塑形動作表達着關係中的自我

形塑是身體形狀的變化,更關乎於自我內在需求,

塑形是身體適應他人他物做出的身體輪廓,身體範圍的變化。

舉個例子說一個父親抱着他的孩子,不僅手臂要作出,環抱孩子的動作,身體上半身也要做出包裹住的動作,把孩子抱在中間。

如果孩子在父親懷裏不停地東張西望,附近的身體也會隨着孩子身體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產生塑形的改變。

身體塑形是動作,讓某個身體部位或整個身體發生多維度向外凸或向內凹的變化,以適應他人、他物發生關係,相互適應。

身體形塑身塑形的開始階段。

這也符合人的基本發展規律,本能需要先被滿足,才能發展出更高級的需要,身體需要先滿足無意識的表達,把自身調整到一個舒服的狀態,然後再去調整跟他人他物關係中的舒適度。

塑形是在與人互動中,身體形狀產生的型塑變化,這個變化跟內心對關係的態度有關。

比如:握手這個動作傳達着關係中的不同情感。

兩個關係很好的人,很久沒見,見面很用力的握手,激動地把兩隻手都放在一起,傳達着內心濃烈的情感,好像在說很想念你,能見到你真高興,我們曾經一起經歷的事都在心裏。

身體前傾,兩個人重重的握手,好像在說:保重,加油,我會給你支持。

兩個人的手搭在一起上下抖動的握手是出於禮貌,禮節性的握手。

兩個人輕輕的碰一下手是很熟的表現,或者是刻意保持距離,身心中有些不悅或不滿。

握手這個動作,每個人表現的身體塑形變化不同,表達着我們與外界關係的親疏遠近不同,是關係的試金石。

每個人都離不開關係,關係不但使我們生存下來,更讓我們生活得有滋有味。瞭解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分到關係中去,理解自己在關係中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跟所有人都這樣,還是隻跟某一類人是這樣?

當我們能清晰的理解關係中的自我,就能改善關係。

05

身體的傷痛是自我情緒的卡點

我們每個人身體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傷痛,不是偏頭痛就是肩頸疼痛,反覆發作的蕁麻疹,臉上的痘痘還有不定時造訪的失眠,便祕等各種身體問題。

這些身體問題不要命,但卻讓人不好過,如果反覆發作就更不簡單了,因爲那是一種表達,提醒我們內心深處有未處理的傷痛和淤堵的情緒。

身體上的傷痛表達着我們壓抑已久的情緒。

情緒是自我的一部分,情緒得以表達被充分理解之後,自我就獲得瞭解放。

自我的需求、關係中的自我、自我的情緒都可以在身體形塑、身體塑形和身體傷痛中被看見和療愈,身體告訴我們的自我是最真實深刻的自我。

掃碼加入我們

以身體爲師,看見生命的真相

心舞、禪舞、心理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