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之初

過度追求少女感,害怕衰老,是審美心智的不成熟,或者是缺乏多元化,不夠包容與開闊,希望女性能夠擺脫舊有的審美框架,告別“男性凝視”的窠臼,走向真正的做自己。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少女感焦慮是怎麼一回事。

(斯嘉麗·約翰遜。IC photo / 圖)

世界名著史上有許多經典的開場白,杜拉斯的《情人》絕對位居前列。那句“與你年輕時嬌嫩的面孔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扣響了無數女性的心扉,無限滄桑盡在其中。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對於老去,更多的人,並不能坦然以待。不僅如此,國內整體的輿論環境,對於衰老,也充斥着抗拒。

東亞審美偏好之少女感

這不,2020年10月新婚的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就被網友批評了好多次。年輕時候的斯嘉麗堪稱神仙顏值、蜂腰細臀、膚白貌美大長腿,是不少男生的dream one。

但自從和現在的老公穩定戀愛之後,黑寡婦隱隱有些幸福肥。近幾次曝光的照片,出門買菜圖,海邊度假圖,纖細的手臂和腿都變粗了,整體開始發福,有***甚至標題直接稱斯嘉麗開始向大媽靠攏了,也因此被一些國內網友吐槽又老又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總喜歡用少女感來衡量女明星,彷彿老了就是一種罪過。這種審美上的偏好,傳承自一以貫之的東亞審美。

想想粉絲和媒體經常用來吹彩虹屁的語錄,無外乎是“小仙女”、“超可愛”、“逆齡生長”、“滿滿的膠原蛋白”,一句話總結,在東亞審美的形容詞字典裏,“少女感”總是核心的關鍵。

對女性的低齡和柔弱有蜜汁執着根源於在我們的文化裏,一向是偏好“瘦高白幼秀萌”的女孩子,這樣子會讓人更有保護欲,也會讓男性更加能夠享受到高高在上的掌控之感。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在他的書中指出,“標準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規範的深化,社會通過紀律管束着人的身體,通過話語來定義何爲正常,何爲反常;通過標準化或正常化過程來要求人對規範的遵從。他採用圓形監獄作爲"凝視"意象的形象化說明,意指人人都處於社會的凝視之下,不可越軌。”

來自男性視角的“凝視”讓一種限制升級爲控制,並且通過外力使其成爲了一種規範,並不需要訴諸於外界的強力施壓,只需要凝視,無數女性就已經自然地將自己納入被監督的框架之內,自覺地服從,變得卑微,在潛移默化中以此爲標準要求自己。

由此,締造了一個“外貌至上主義”的時代,公衆人物也好,普通人也罷,即便是靠磨皮和濾鏡瘋狂加持,也要維持住"少女感"。大家都拼命想"永葆青春",想在粉絲心中樹起“不老女神”、“凍齡佳人”的形象。

但就像演員殷桃在微博發表的一段文字所說:“從什麼時候開始,女演員的魅力僅限於少女感了(翻白眼表情)”。雖然語氣略微有些衝,話說得卻十分有道理。

女演員的魅力體現,不該只最終只凝聚到一點少女感上面。人是一個多維的個體,當少女感的外貌蓋過了業務能力的高低,一切就走向了審美的畸形化。

(莫妮卡·貝魯奇。IC photo / 圖)

無懼衰老,成熟的歐美範

並且直男所瘋狂迷戀的少女感,堪稱是女性的焦慮劑。由此,不僅僅是娛樂圈,普羅大衆也深受感染。

《2020年輕人線上保健品消費態度洞察》的報告揭露了保健品上Z世代也十分青睞葡萄籽和玫瑰果,而這兩種產品都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等功效,年紀輕輕的Z世代,已經提前開啓了凍齡養顏的進程。

除此之外,抗衰老的化妝品、美容儀器、醫學美容也備受歡迎。市場調研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抗衰老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19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11億元),同比增長8.3%;福布斯數據認爲,中國抗衰老市場未來有1000億的發展空間。

女性老化的過程,猶如新鮮的葡萄失去水分變成葡萄乾,外貌上確實備受影響,但除此之外,對於演藝圈的女性來講,焦慮不只來自眼角的皺紋,更有事業上的停滯。

2020年火爆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意識到,原來30+的姐姐們,她們並不是黯淡蒙塵,依然充滿了魅力。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即便她們看起來仍然具有少女感,屬於她們的舞臺也已經縮窄。寧靜自爆不接綜藝沒有戲拍,大s也曾在某節目中吐露沒戲可演,以“少女”人設出名的她,現在找上來的劇本都是演別人的媽媽。

國外娛樂圈爲何不流行少女感,根源在於無論處於哪種年齡階段,女演員們都擁有發光的無數可能性。而國內的少女感焦慮,除了審美的固化之外,其實也是因爲留給中年女演員的機會不是不多了,而是幾乎沒有。

36歲的莫妮卡·貝魯奇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裏讓很多懵懂少年,瞭解到“成熟美”。那種渾然天成的性感,在舉手投足之間,都有着十足的張力。風姿綽約,風情萬種這些成語彷彿爲其量身定做。反觀國內,少女感“抹殺了”一衆中年女演員,比貝魯奇小5歲的蔣雯麗,只能在家庭劇裏打轉,給年輕的小花小鮮肉們陪襯。

早就過了退休年紀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可以在《穿普拉達的女王》裏面演主角,時尚女魔王角色魅力,安妮·海瑟薇都要爲之當綠葉。但中國女星到了梅姨這歲數只能演婆婆媽媽。

但其實中年女星的成熟韻味,帶着歲月的積澱,那是和少女感不同的美之維度,也值得被欣賞。

當然,這並不是捧一踩一,或者說刻意推崇歐美審美觀,而是更想強調,審美應該是包容的,多元化的,而不該是唯一的價值取向。少女感有少女感的美,歐美風有歐美風的美。你可以美黑走成熟風,霸氣側漏slay全場,我可以美白走軟萌款,溫柔如水沁人心脾,允許百花齊放,而不是單一偏執。

過度追求少女感,害怕衰老,是審美心智的不成熟,或者是缺乏多元化,不夠包容與開闊。希望女性能夠擺脫舊有的審美框架,告別“男性凝視”的窠臼,走向真正的做自己。不需要迎合,不需要奴顏媚骨,我之成爲我,本身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沒有人能夠永遠年輕,白髮戴花君莫笑,歲月從不敗美人。就這樣,自然地老去,即便皮膚鬆弛,即便皺紋橫布,即便銀髮蒼蒼,即便步履蹣跚,但依然故我,無所畏懼,是歲月變遷之後的雲淡風輕,是更本真靈魂的自我。歷盡滄桑,蛻變爲更具有生命力的體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