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殲-20首飛十週年,不負重望,航空工業來了一個大新聞,在一段名爲《橫空》的紀念視頻中,雙座型殲-20首次曝光。

上圖就是航空工業發佈的《橫空》紀念視頻中的截圖,四架雙座型殲-20編隊飛行的畫面。

這當然是計算機制作的CG畫面,但它至少說明了雙座型殲-20是真實存在的。

還不止這些。

空軍在線2021年1月5日發佈的空軍宣傳視頻中,出現了一架安裝了鋸齒裙邊新型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騰空起飛,這意味着,殲-20上已經安裝了矢量推力版本的“太行”發動機!

2021年新年伊始,殲-20暴露出的這兩條信息,說明了什麼呢?

雙座型殲-20的出現,可能標誌着殲-20作戰樣式的新變化。

我們知道,殲-20是一款重型隱身戰鬥機,它的主要任務是制空作戰,奪取制空權。那麼,雙座型殲-20的定位又是什麼呢?有人猜測是對地攻擊型,但對於殲-20而言,由於採用了內埋式機腹彈艙,載彈量受到了限制,不可能像非隱身戰機那樣攜帶大量的彈藥,專門用於對地攻擊。因此,筆者猜測,雙座型很可能是用於指揮無人機作戰。

美國不是提倡有人機指揮無人僚機作戰嗎,看來是美國提出作戰設想,我們來實現了。

當然,能與殲-20配全作戰的無人僚機,也得是隱身平臺纔行,好在2019年國慶閱兵上,我國首次公開展出了“攻擊”-11隱身無人機,這款飛翼佈局的無人機隱身性能應該很不錯,與殲-20配合作戰正好。不過,也不能排除我國還有更先進更好的隱身無人機存在,這個還有待以後的官方披露。

至於殲-20換裝了矢量推力版本的“太行”發動機,這也在情理之中,本來殲-20早期試飛時使用的是俄製的AL-31F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用於殲-10、殲-11等三代機還行,但用於殲-20這樣的四代機上,一方面推力不足,另一方面對隱身性能也是有影響的。

而隨着矢量推力版本“太行”的換裝,不僅推力指標上升了,而且對隱身也有利,因爲這款發動機採用了隱身的矢量推力噴管,矢量推力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殲-20的超機動能力,這在近距格鬥中,有利於充分發揮殲-20機動性強的氣動佈局優勢;而隱身的鋸齒裙邊型噴管,除了有利於雷達信號隱身外,對於紅外信號隱身也具有較明顯的效果,可以說是一種綜合隱身措施,可有效抑制殲-20的後向雷達、紅外輻射特徵,增強其全向隱身能力。

矢量推力版本的“太行”發動機的換裝,爲殲-20後續型號換裝更加先進的大推重比國產發動機打下了基礎。我們知道,殲-20的標配發動機將是渦扇-15“峨眉”,據說其設計推重比達到10一級,對標美國的F119發動機。

最後再談談殲-20的產量問題,這也是廣大軍迷朋友最爲關心的。

殲-20的總產量肯定不會低於美國F-22的180多架,筆者推測,應該會超過200架。

這一方面是我們周邊國家已經開始大量裝備F-35隱身戰鬥機,尤其是日本和韓國,再加上美國駐亞太的軍事基地的F-35和F-22,算起來有好幾百架,對我國無形中構成了巨大壓力,所以,殲-20的生產數量絕對不能少,否則這個壓力無法化解;另一方面,大批量生產可以大幅降低殲-20的單價,等我國更先進的六代機出來後,說不定殲-20還會發展出口版本呢。

其實,我國航空工業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產能,這主要得益於脈動生產線的普及。脈動裝配生產線改變了傳統的裝配模式,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由於整條生產線分工明確細緻,工作量單一重複,生產效率比較高;其次,生產線上配備了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和先進的供給線,自動化程度高;最後,裝配線過程流暢,不會產生擠壓或脫節。有報道稱,脈動生產線能讓殲-20和F-35這類隱身戰機的年產量一下子提升到360架,幾乎每天一架,這雖然過於誇張,但也說明脈動生產線確實效率極高。

當然,飛機框架生產再快也沒用,必須裝上發動機和航電設備纔行,也就是說發動機產量和航電設備的產能也得跟上來纔行。尤其是發動機,以我國規模最大的生產航空發動機的黎明廠爲例,一年“太行”、“崑崙”發動機的產能各可達到百餘臺。而目前,殲-20和殲-11、殲-10等需要“太行”發動機,所以,殲-20年產量不會太高,如果按照年產二三十架來算的話,還得生產好幾年才達到200多架的總產能。

不過,殲-20總師楊偉曾說過,殲-20到2035年還是我國空軍戰機中的骨幹,其服役期長着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