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从货架上拿起一包零食,要如何判断它是否健康?能量、脂肪还是含糖量?

或许鲜少有人会关注到经常排在营养成分表最后一项的指标——钠,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盐。

你“盐值”高吗?

都说食盐是“百味之首”,但并不意味着“盐值”越高越好。盐摄入过量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引发肥胖和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而我们很多人恰恰是非常“不差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盐的量控制在6g以内。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盐的摄入量估计在12g左右,远远超过推荐值。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了“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其中“三减”指的就是减盐、减油、减糖。

减油减糖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几乎人人都知道油炸食品要少吃,少糖、无糖食品更是成为一大风口。但在减盐方面,市场的发展显然不如后两者。

无糖容易,减盐难

对于减盐食品未来的发展,不少人期待它能走上“前辈”无糖食品的路。

“无糖”概念在近年得到了空前的爆发,“0糖”“0卡”成为了食品货架上炙手可热的标签,也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生活方式。

相比而言,“减盐”的赛道则显得空荡,线上线下都难觅其身影。这或许是因为,盐真的太好吃了,而且真的停不下来。

“盐,对口味的影响很大。没有盐,很多菜(食物)都会很难吃,所以减盐尤其难。”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告诉中新网,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在饮食方面,对于口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健康的追求。

图片来源:智研咨询《2020-2026年中国休闲食品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减盐食品,有未来吗?

在阮光锋看来,大部分人的主要饮食场景还是在家中。企业们减盐、减油、减糖,减了之后消费者觉得不合胃口,回家之后难免再多做点盐多油多糖多的食物来“犒劳”一下自己,这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心理。

除了消费者离不开盐,企业减盐同样难。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减盐不像减糖,只要少放糖或者放代糖就可以。”吴佳表示,在很多加工食品里,盐是一种很必要的添加剂,能起到防腐、保持持水性和嫩度等作用,比如我们经常吃的火腿肠。如果把盐改了,可能整个配方都得改,这对工艺是很大的考验。

工人将包装好的食盐放入仓库。王昊阳 摄

你吃饭“重口”吗?

愿不愿意减减盐?

编辑:史笑雨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

图片:图虫创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