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危重患者抢救,都有很多值得大家改进的地方。如果能将这些病例筛选出来,拿到科室每月一次的护理业务学习会上,大家一起讨论、分享,我们的医疗护理质量何愁得不到提高、促进?
病例
某医院急诊科,在某小区接回“腹痛”患者马xx,女,34岁,患者以“突发性下腹部疼痛半小时“为主诉疾呼120。现场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
接回急诊科后,接诊医生初步评估后开具腹部彩超检查单让其(患者丈夫外出打工)完善辅助检查。之后,急诊科又接二连三接到出车指令,首诊医生临走前,匆匆交待二线护士,等患者做完检查后再说(想着腹部彩超也不会做那么快)。
期间,这名腹痛患者因尿少,一等再等,好不容易查出“右侧腹部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排”的结果,已是首诊医生出第三趟车的时候了,二线护士评估患者疑似“宫外孕”,在医生打开的窗口里替医生开医嘱查尿HCG。
患者又来到化验室,因无尿在化验室外等候,却晕倒在化验室外!此时,已是12:06——一线护士和护士长出了第三趟车回来,首诊医生闻讯跑到化验室,把患者带回急诊科。
患者神志有些淡漠,护士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120/70mmHg,口头医嘱: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外科医生下来会诊,排除“阑尾炎”。
13:25妇产科医生把患者带到妇产科,行“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患者此时已出现皮肤湿冷,血压80/0 mmHg,急入手术室剖腹探查!在全麻下行“右侧输卵管妊娠病灶切除术”,术中出血约1800ml……
点评
这个宫外孕患者没出事真是侥幸,让我们事后分析下案例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和不足。
患者的抢救从入科到手术,历经四个多小时之久,跨越两个班次才算结束。患者体格较小、消瘦,术中出血约1800ml,一个本该上午就能及时手术的急诊病例,却拖延到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造成腹腔大出血!这则本可以避免输血的病例,最后不得不输血。患者输血前,由检验室提供的各项相关化验指标,提示患者已经出现了DIC倾向!
护理存在的问题
交接不到位
医生临出车前,只是给留守急诊科的二线护士简单交待病情,护士重任在肩,却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期按照一般急诊病人的诊疗护理思路在走,12点之后,患者突然出现晕厥,这才意识到患者身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往危重上考虑,意识到患者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宫外孕”。
护理评估不细
在一线人员不停忙碌的情况下,二线护士接手患者后,要仔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月经生育史,及时跟进、锁定患者的重点情况(后经询问了解到患者月经已过10天、既往多次流产、一次宫外孕史),以弥补首诊医生评估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是一个急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技能。本案中,医护人员不能被患者丈夫外出打工不在家所迷惑,只要护士认真追问,还是不难问出患者身上存在的特殊情况。
护理人力不足
第三趟车因危重患者转运,除了一线医生护士,为增加转运人力,护士长也跟车了,却忽略了科室人力的不足。护理人力不足,直接导致了护理工作质量下滑,威胁到科室急救护理安全。
血压的测量存在问题

患者都在化验室门口晕倒了,二线护士还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生命体征的监测也未跟进,没有为患者及时测量血压。患者回到急诊科时,接班护士用电子血压计测得120/70 mmHg,未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意识淡漠。这个血压准不准?为什么不用汞柱式血压计复查一下?转到妇产科测得的血压,已经提示是“休克”血压。

急救措施不力

怀疑患者疑似“宫外孕”后,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还是沿袭之前的工作套路,未给患者立即应用大号留置针,只想着建个通道,被动应付,延误抢救。

护理管理存有缺陷

一线急救任务不断,又无二线医生,科主任离得远,护理人员又未及时上报科室情况,护士长跟车造成“大本营”空虚,二线护士难以脱身,无法跟进患者的辅检。

未及时上报

二线护士自顾不暇的时候,未及时跟主任上报、沟通,寻求借力。

问题出来了,以后如何改进?
护士长组织开展一个危重病例讨论会,护理人员坐下来,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继而制定整改措施,所有的问题摊在桌面上,工作思路出来了,下一步就有了改进的方向,问题解决了,护理质量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鲜活的临床案例,颇具实战意义,在科会上,足以起到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借鉴作用。

往期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