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功過是非,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他們是替天行道的英雄,也有人認爲他們是無惡不作的強盜。這種看法也反映在後來出現的《水滸》續書當中。在陳忱的《水滸後傳》中,梁山好漢都是正面形象,而在俞萬春的《蕩寇志》中,梁山好漢又都是反面形象。

不過,這些續書中有一點倒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爲禍國殃民的奸臣的痛恨。例如在《水滸後傳》中,高俅、蔡京等人在登雲山被撲天雕李應和病尉遲孫立等梁山好漢所殺。而在《蕩寇志》中,高俅也難逃一死,最被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所殺,首級被帶到梁山交給了林沖。不過,將高俅的結局寫得最有趣的當初程善之所著的《殘水滸》。本文根據《殘水滸》中的描述,將故事情節做一個簡單的描述。

高俅的名字首次在《殘水滸》中出現,是在小說第七十三回中。當時,吳用派遣神行太保戴宗和拼命三郎石秀混入兗州城內執行偵查任務。二人返回後,不但將城內的情況做了詳細的彙報,還告訴了林沖一個重大消息:“高俅因和童貫爭寵被擠,謫在兗州監酒稅。”

隨後,宋江在梁山忠義堂宣佈了攻打兗州的決定。宋江說出了三個目標,一是第一事便是開倉賑饑,二是懲罰貪官污吏,第三條便是捉拿高俅爲林沖報仇雪恨。在吳用頒佈的戰前部署中,林沖奉命率領一千五百兵馬作爲前軍,成爲攻城的先頭部隊。不過,就在梁山大軍破城之前,高俅卻帶着兒子高衙內逃出了兗州城,令林沖等人撲了個空。此戰過後不久,梁山大軍撤回兗州,返回梁山,高俅父子這纔回到了兗州城內。不久後,林沖意外地從一名小嘍囉的口中得知了高俅的消息。

原來,這名小嘍囉是兗州本地人氏,他原本和弟弟一起在兗州城內開酒店,因爲欠下酒稅遭高俅逮捕下獄。幸好梁山大軍攻破兗州,哥倆雙雙獲釋,哥哥加入了梁山大軍並在林沖麾下效力,弟弟則在兗州城外的客船上做夥計。不久前,弟弟告訴哥哥一個消息,說是高俅用重金賄賂童貫成功,得以重回京城任職。高俅僱了一艘船,將所有的財產搬上了船,準備帶着高衙內及妻妾們一起乘船前往京城。巧合的是,這名嘍囉的弟弟就在高俅所僱的這艘船上當夥計。

這名嘍囉得知林沖與高俅有仇,將消息如實相告。林沖聞訊後,非常興奮,立即找到軍師吳用,請求吳用給自己一支兵馬前往南旺湖或黃河邊進行攔截。聽了林沖之語,吳用哈哈一笑。他告訴林沖,想要對付高俅,用不着多少兵馬,只要讓三阮兄弟再加上鼓上蚤時遷足矣。林沖大喜,隨即與三阮兄弟、時遷和這名報信的小嘍囉一起下山,沿着運河去攔截高俅。

此時的高俅正在憧憬着返回京城後的美好時光,絲毫不知道自己正面臨的巨大危險。從兗州出發後,高俅一路上非常低調。沿路的不少官吏得知高俅即將返回京城爲官的消息,紛紛遞上手本,請求與高俅見面,企圖巴結高俅,爲自己的仕途鋪路。不過,高俅卻拒絕了所有的見面要求。

當高俅一行來到濟寧時,隨從又遞上了一疊手本。高俅隨後一翻,突然大驚失色。原來,其中的一份手本上寫了七個大字:“前禁軍教頭林沖。”這時,高俅才意識到自己將大難臨頭,連忙找來駕船的船老大,向他打聽河道的情況。船老大稱,自從附近出現了梁山好漢後,這條河道變得格外太平,沒有出現過搶劫的現象。聽了此言,高俅更加心驚膽戰。經過詢問,高俅得知另有一條水道通往黃河。於是,他讓船老大改道走這條水道。

到了第二天,船老大按照高俅的指令改道。由於這條水道水淺,船老大在經高俅同意後,僱了幾名縴夫拉縴。大約走了二、三里後,高俅突然問船老大:“這是什麼地方?”船老大回答:“這裏叫斷篙港。”高俅一聽,心中不禁一陣心寒。原來,“斷篙”與“斷高”同音,高俅突然出現了一陣不祥的預感。果然,林沖突然出現在船頭。原來,通過小嘍囉的引路,林沖等人不僅找到了高俅所乘的船隻,還化裝成了縴夫。見此情形,高俅嚇得手足無措,只好任由林沖處置。

此後,林沖將高俅父子押上了梁山。“宋江早已吩咐宋清備好祭筵,就在山神廟東邊齋房設祭。高俅父子都已在水邊洗刷乾淨,披紅插花,木塞銜口,林沖臨進又吩咐捆上一匹黃牛放在中間,合做三牲,擺上祭盤。旁邊曹正捧刀盤伺候。”在祭拜了被高俅父子害死的妻子後,林沖親手將高俅父子斬殺,終於報仇雪恨。

這裏有一個問題最後做一個解釋,林沖將高俅父子“披紅插花,木塞銜口……捆上一匹黃牛放在中間,合做三牲”,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古代祭祀或祭奠的一種儀式,分別代表豬、牛、羊。因爲現場有了一頭牛,因此,高俅父子分別代表了豬和羊。顯然,在林沖眼中,高俅父子根本就不是人,而是畜生。林沖這是在用他倆來祭奠自己的妻子。

參考書籍:《殘水滸》、《水滸後傳》、《蕩寇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