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之下,可以测试出许多东西,包括人的情感。受疫情影响,到底回不回家乡过年,可以让人们对于家与乡有了更多的感受。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春节前,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煽情的家乡情怀。在各种煽情的家乡情怀中,似乎给人一个假象,那就是家与乡具有高度的一致情。疫情之下,人们会发现一个冰冷的现实,家与乡,那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平常,人们总是把家乡挂在嘴边。什么是家乡?在那个乡里,有自己的家。或者说,自己的家在那个乡里。严格意义上说,如果自己的家已经不在那个乡里,就不会称之为家乡,而是故乡了。

应该说,受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在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下,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乡村,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家与乡似乎是融为一体。这种家与乡同构的社会形成,让人们对家乡具有高度的认同感。

现在,我们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口流动正在打破原有的一成不变的家乡同构形态。在古代社会,背井离乡是一种悲惨的现象,而现在离开家乡外出谋生正成为主流。人口的流动加剧,显然会对人们的家乡情怀形成冲击。

因为,在家乡之中,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亲戚,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乡邻,人们说起家乡,自然会引发一种温馨的情感,人们对家乡也会有不尽的牵挂。

在当前的疫情状态下,人们或许会对家与乡有更深的体认。

受疫情影响,各地纷纷告知已经外出的人们,“非必要,不回乡”。对于从疫情发生地回到家乡者,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还要执行“14+7”的隔离观察政策。对外出的人员来说,原来心目中那个充满温情的家乡,因为疫情原因,可以感受到,家乡正在以警惕的目光打量自己,生怕自己是新冠感染者,回到家乡,会祸害大家。

这,会不会让人感到家乡对自己的排斥?会不会让人感到家乡的冰冷?

当然,肯定会有人要说,这也是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需要大家理解。

是的,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与乡对自己的警惕与排斥不同,一般来说,家对自己会张开怀抱热情接纳。对于那些在外地读大学的孩子,即使是处于疫情中高风险区,父母也会不断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能回家?因为孩子身处疫情中高风险区,而拒绝孩子回家,这样的父母,不能说完全没有,即使有这样的父母,也肯定是极为少有的奇葩。

对于在外地的人员回到家乡,同样是考虑到疫情风险,乡有排斥,家是接纳,家与乡,显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家与乡,岂可完全等同视之?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一生颠沛流离的苏东坡多么沉痛的感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