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通躋身長三角萬億俱樂部,第八個可能是誰?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長三角三省一市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進一步提高到24.16%

1月19日,南通市第十五屆人民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南通市市長王暉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0年南通市生產總值爲100366.3億元,增長4.7%,南通順利跨入“萬億元”俱樂部行列。

由此,南通成爲繼蘇州、南京、無錫之後,江蘇省第4個“萬億之城”,也帶動長三角的萬億之城擴容至7個。

另一座有望破萬億的城市,是安徽省省會合肥,但其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尚不明確。

1月18日,合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合肥市市長凌雲做《政府工作報告》稱,2020年,預計合肥市GDP增長4.5%、有望破萬億。

城市能級不斷提升

以2019年經濟數據來看,中國共有17座GDP萬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

這其中,長三角有六座,佔總量的1/3。

這6個城市分別是上海(38155億元)、江蘇的3個城市(蘇州19235億元、南京14030億元、無錫11852億元),以及浙江的2個城市(杭州15373億元、寧波11985億元)。

2019年底,長三角內部經濟總量最接近萬億的城市,還有合肥(9409.40億元)和南通(9383.39億元)。

但2020年初暴發的疫情,也部分打亂了城市發展的預期和節奏。在2020年5月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合肥提出的2020年目標之一,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邁上1萬億元臺階。

如果合肥實現破萬億,就意味着安徽有了首個經濟總量破萬億的城市,且長三角內部的滬蘇浙皖均有萬億級城市佈局。

接下來的“十四五”,已經有其他長三角城市提出要衝擊萬億目標。

江蘇省常州市提出,今後五年常州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2019年,常州市GDP總量7400.86億元,2020年預計增長4%以上,位居江蘇全省第一方陣。

浙江省嘉興市提出,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萬元以上,發展水平進入全省第一梯隊,在長三角核心區城市羣中戰略性崛起、蝶變躍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努力成爲長三角核心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黃金節點。2019年,嘉興市GDP總量5370.32億元。

合肥市則提出,到2025年, GDP總量力爭達到1.6萬億元。在安徽全省首位度穩步提升,人均生產總值進入長三角城市前十,綜合實力邁入全國城市二十強併力爭前移。

已經破萬億的城市,又提出了“十四五”末的進一步增長目標:杭州要力爭全市生產總值突破2.3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8萬元;南京要成爲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寧波到202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萬元。

作爲全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三省一市以全國1/26的國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上,集聚了全國1/6的人口(2.2億),產出近全國1/4(23.8萬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三省一市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又進一步由2019年底的23.9%,提高到了24.16%。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萬億級城市最爲集中的長三角,也因爲較高的經濟能級,而承擔着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任務。

2020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了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座談會,習近平指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有利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江浙滬皖一市三省均在其“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針對長三角一體化提出了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以產業鏈接、功能協同爲重點,全面深化跨江融合,是南通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抓手。

《中共南通市委關於制定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加快打造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構建跨江融合、江海相擁、內外相融的大城市格局。

展望2035年,南通作爲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要初步建成。

上海提出,要推動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聚焦打造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新平臺,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更好地配置全球資源。聚焦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加快構建長三角創新共同體,在更廣區域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良性循環。聚焦打造一體化市場體系,推動長三角各地發展規劃協同,促進更高水平區域分工協作。

江蘇省則提出,紮實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更大力度推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區域市場、綠色發展、公共服務、省內全域“六個一體化”,更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和寧杭生態經濟帶。研究制定“一市一策”,精準解決省內欠發達地區發展問題,推動長江以北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步伐。

浙江提出要圍繞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協同培育長三角一體化大市場,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金南翼、長三角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構建長三角科創共同體,共建“數字長三角”。

安徽提出,全面推進與滬蘇浙協同合作。這其中,既要協同推進長三角全域全面創新改革,合力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也要協同開展長三角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擴鏈行動,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產業體系;協同構建一體化要素大市場;協同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協同推進省際待貫通公路、航道建設,共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羣等等。

要推進上述舉措,也需要區域經濟能級的進一步提升。安徽表示,“十四五”期間經濟總量佔長三角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八個中心區城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基本達到長三角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長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續縮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