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地蒿

【别名】林下艾、林中蒿、火绒蒿、白蒿、山艾叶、白脸蒿、茶绒蒿。

【食用】为菊科植物阴地蒿的幼苗嫩叶。

【分布】多生长在山坡林下、林缘、路旁、灌丛下湿润阴蔽处。野生。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

【采集】采摘阴地蒿的幼苗嫩叶。

【形状】多年生草本,高达70~12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近无毛,中部以上有展开或斜升的花序枝。叶近卵形,长12~18厘米,宽7~12厘米,近纸质,羽状深裂,侧裂片2对,稀3对,羽状浅裂,顶裂片又三深裂,各裂片有齿或近全缘,顶端尖或渐尖,上面无毛,下面被灰白色薄茸毛,基部有短柄或长柄及假托叶;上部叶披针形,常不裂或三裂,或呈苞叶状。头状花序多数,常下倾,排列成较疏散的复总状或总状花序,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苞近球形,直径2-2.5毫米;总苞片3-4层,卵形,边缘宽膜质,外层较短2倍,被蛛丝状薄毛;花黄色,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小,狭卵形,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功效】阴地蒿味辛苦,性温。

【加工】食用部位为阴地蒿的幼苗嫩叶。春季可采摘幼苗嫩叶,去杂洗净,用沸水浸烫一下,再换清水反复浸泡去除苦味,捞出挤干水分,可炒食、蒸食、凉拌、做馅、和面做面食、晒干菜。

野生阴地蒿整体外观
阴地蒿多生长在山坡林下阴蔽湿润处而得名
阴地蒿幼苗嫩叶细节外观
阴地蒿外观跟艾蒿有点相像,但叶子不同
阴地蒿茎叶细节外观
阴地蒿叶子细节外观
春季采摘阴地蒿幼苗嫩叶做美食,您吃过有关阴地蒿的美食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