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果

【别名】山地菍、地茄、铺地锦、地吉桃、地葡萄、地石榴、毛冬瓜、落地稔、古柑、铺地菍、地枇杷、紫茄子、地樱子。

【食用】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浆果。

【分布】多生长在灌丛、草地及丘陵地带和马尾松林地附近。野生。我国东南、西南及广东、湖南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

【采集】采摘地菍的浆果。

【形状】多年生匍匐状矮小灌木,高20~30厘米。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枝秃净或被疏粗毛。叶小,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浑圆,3~5条主脉,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叶柄长2~5毫米,被粗毛。花1~3朵生于枝梢,直径约2.5厘米;萼管长约5毫米,被短粗毛,裂片5,披针形,短于萼管;花瓣5,紫红色,倒卵圆形,长约1.2厘米;雄蕊10,5强,花药顶孔开裂;子房与萼管合生,5室,外表有粗毛。浆果球形,径约7~15毫米,熟时紫色,被粗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功效】地菍果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作用。治血虚萎黄,腰膝酸软,气虚乏力,崩漏,胎动不安,脱肛,肾虚精亏,月经过多。

【加工】食用部位为地菍的浆果。夏季可采摘成熟浆果,去杂洗净,可直接鲜食、煮食或做果酱、果汁、果酒。

野生地菍整体外观
地菍属匍匐状矮小灌木,几乎贴地生长,故又叫铺地锦
地菍枝叶细节外观
地菍椭圆子叶子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
地菍开出紫红色的小花
地菍紫红色小花细节放大外观
地菍结出球形浆果,被粗毛,初为红色,熟时变紫黑色
夏季是采摘食用地菍果的最佳时节,地菍果味道酸甜爽口,口感软糯,您吃过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