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類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發性、緊急性、嚴重性、惡性程度和後果而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與猝死相比。

我自己也對年輕人猝死的原因很感興趣,於是就搜索了一篇文獻,來自NEJM世界權威醫學雜誌,這篇研究收集了2010年到2012年澳大利亞跟新西蘭的1到35歲年輕人心源性猝死的臨牀、屍檢信息,通過大數據瞭解年輕人猝死的原因。一共納入了490例心臟猝死的病人,平均爲每10萬人有1.3個年輕人猝死。

31至35歲的人心臟性猝死的發生率最高(每年每10萬人中有3.2例),16至20歲的人不明原因心臟性猝死的發生率最高(每年每10萬人中有0.8例)。心臟性猝死最常見的解釋原因是冠狀動脈疾病(24%的病例)和遺傳性心肌病(16%的病例)。不明原因的心源性猝死佔40%。

冠狀動脈疾病是老年人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而在1至35歲的人羣中,心臟性猝死更常由結構性心臟病引起,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肌炎和原發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如先天性長QT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和兒茶酚胺能多形室性心動過速)

還有一種叫做不明原因的心源性猝死,多達三分之一的兒童和年輕成人心臟性猝死病例中,經過包括毒理學和組織學研究在內的全面屍檢檢查,未發現死因;這些死亡被稱爲不明原因的心源性猝死。不明原因的心源性猝死通常歸因於心臟離子通道功能障礙引起的心律失常,這在常規屍檢中是檢測不到的。

這次研究的猝死人員中72%的患者爲男性,平均死亡年齡爲24±10歲。病例數最多的是31至35歲的人,最少的是6至10歲的人。屍檢中最常見的發現(40%的病例是原因不明的心源性猝死),其次是冠狀動脈疾病(24%的病例)、遺傳性心肌病(包括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累計佔16%的病例)、心肌炎(7%的病例)和主動脈夾層(4%的病例)。大多數心源性猝死的病例發生在人睡覺時(38%)或休息時(27%),而運動期間(11%)或運動後(4%)心源性猝死相對較少見。

原因不明的心源性猝死更可能發生在婦女或女孩、年輕人、睡眠期間或晚上6點之間的夜間。對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和根據年齡組解釋的心源性猝死病例的比較揭示了重要的年齡特異性差異。

49例1 ~ 5歲兒童中,37例(76%)心臟性猝死被歸類爲不明原因心臟性猝死;在37例病例中,共有26例(70%)發生在男孩中,33例病例中有30例(91%)發生在睡眠期間(無法獲得所有37例病例的信息)。相比之下,在173名31至35歲的人中,42例心臟性猝死(24%)被歸類爲不明原因的心臟性猝死;在這42例中,共有24例(57%)發生在男性中,31例中有10例(32%)發生在睡眠期間。原因不明的心源性猝死是所有年齡組的主要發現。

從這項研究看來年輕人,特別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不明原因的心源性猝死,這可能跟基因以及離子通道有關。30歲以下的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發生心梗的概率是很低的,猝死的原因還是需要考慮其他疾病。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