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向資金大舉湧入港股背後:港股定價話語權暗戰升級,海外資本放棄人民幣大幅升值押注

“太瘋狂了。”面對過去連續兩個交易日港股通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額逾200億港元,一位境內私募基金負責人感慨說。

這僅僅是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熱捧港股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截至19日收盤,今年以來港股通南向資金淨流入額高達1853億港元,佔去年總淨流入額6721億港元的約1/4。與此對應的是,自港股通開啓以來,只有19次單日淨流入額逾百億港元,但今年卻佔據了12次。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近期南向資金之所以湧入港股,主要基於三大因素,一是港股估值偏低——過去一年受疫情與中美關係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港股出現“跟跌不跟漲”的狀況,如今相比歐美股市迭創新高,港股儼然成爲價值窪地;二是A股與H股的溢價幅度擴大,令不少內地機構轉而選擇估值更低的同一上市公司H股;三是越來越多內地投資機構加碼港股完善自身的中國股票投資組合配置,以博取更高業績吸引海外資本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受南向資金持續湧入影響,19日香港恒生指數盤中一度創下年內新高29848.43點,離3萬點整數關口只差“咫尺之遙”。

國信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報告稱,若南向資金持續湧入,香港股市的定價話語權可能從“歐美資本”轉向“內地資本”,由此帶動港股進一步走高。

事實上,這種定價話語權轉移效應已悄然顯現。

19日當天,港股通50ETF、上證港股通ETF、港股100ETF、恒生指數ETF均放量大漲並一度觸及漲停,甚至華安港股100ETF溢價率一度超過10%,表明香港投資機構正預期更多南向資金將會湧入,早早買入ETF產品坐享紅利。

與此同時,港股沽空成交額佔總成交額之比的30天移動均值降至12%,創下2018年7月以來最低值,凸顯越來越多香港資本預感南向資金湧入將繼續推高恒生指數,因此做空意願明顯下降。

“不過,歐美資本未必會將港股定價話語權拱手相讓。”一家香港當地大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作爲機構投資者主導的股市,一旦南向資本湧入令港股估值超過多數歐美機構認可的合理區間,就很可能觸發歐美機構集體狙擊套利。

記者多方瞭解到,隨着恒生指數一度逼近30000點整數關口且不少港股ETF溢價率明顯上升,部分歐美投資機構在19日午盤紛紛沽空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反向套利。

去港股抱團取暖?

上述境內私募基金負責人坦言,近日借道港股通湧入港股的南向資金,主要以公募私募機構投資者爲主。

“畢竟,隨着A股市場抱團取暖策略潮退,不少境內機構投資者發現估值偏低的港股似乎更具抱團取暖投資獲利機會。”他指出。此外,不少境內大型私募機構也注意到,越來越多海外養老基金與家族辦公室在尋找境內投資機構委託投資中國股票資產時,都將A股、港股、美股中概股納入投資範疇,因此他們需要在港股投資領域交出一份靚麗業績答卷,更符合海外養老基金與家族辦公室的“擇偶要求”。

今年以來,他所在的私募基金已斥資逾6000萬元人民幣,通過港股通加倉H股,主要投資標的包括大型科技股、生物醫藥股與績優紅籌股。

在這位境內私募基金負責人看來,自己的投資標的與多數加倉港股的公私募基金高度重合,因此投資安全性與收益性均得到不錯的保障。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1月以來南向資金對15只港股的加倉數量超過1億股,其中包括中國電信(約19.5億股),中國海洋石油(約17.7億股)、中國聯通(約10.75億股)、中國移動(7.86億股)、中芯國際(4.51億股)等,此外,騰訊、京東、美團以及生物醫藥股同樣深受南向資本青睞。

隨着南向資金持續加碼港股,其在港股成交量的比重同樣水漲船高。過去兩個交易日,南向資金在港股當天總成交量的比重均達到約1/3。據華興證券統計發現,當前港股通南向資金的平均成交量,已提升至港股總成交量的約20%。

這也引發香港金融市場對港股定價話語權向內地資金傾斜的熱議。

多位香港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當前他們的投資策略明顯受到南向資金湧入的影響。具體而言,他們的投資模型裏南向資金湧入的因子權重被大幅調高,從而令量化投資模型自動發出大舉買入生物醫藥股、科技股、績優紅籌股的交易指令。

“上週以來我們還在討論港股可能A股化,即越來越多內地散戶或中小私募機構湧入會造成不少香港藍籌股與紅籌股股價異動幾率增加,給我們創造更高的市場中性與統計套利投資策略回報。”前述香港當地大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事實上,不少香港對沖基金早已迅速行動——紛紛買漲港股通50ETF、上證港股通ETF、港股100ETF、恒生指數ETF坐收“紅利”。他們的算盤是,隨着南向資金持續湧入帶動香港大型股票股價與相關ETF持續上漲,他們不如早早買入ETF“待漲而沽”。

在一位香港券商港股交易員看來,19日ETF買漲套利潮已達到高峯——隨着華安港股100ETF等多隻ETF產品溢價率一度超過10%,部分香港對沖基金自己也意識到ETF市場交易價格與未來估值漲幅出現“脫節”。

這也給不少歐美資本帶來反向投資獲利的操作空間。19日午盤後,部分歐美投資機構入場沽空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一度令後者盤中跳水下跌約0.75%。

這背後,一方面是歐美資本認爲當前市場對南向資金湧入推高港股的預期實在太高,反而創造出反向沽空獲利的良好時機。另一方面他們也不甘心將港股定價話語權“拱手相讓”。

“其實我們一直在關注南向資金湧入所帶來的反向沽空獲利機會——只要港股估值漲幅超過合理區間,不少歐美對沖基金都會伺機逢高沽空獲利。”一位美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

助力資本項資金流動“均衡”?

南向資金大舉湧入港股,也令中國國際收支的鏡像關係特徵更加明顯。

具體而言,近年中國經常賬戶呈現順差,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就呈現逆差;反之經常賬戶逆差,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就會呈現順差,令中國國際收支趨於自主平衡。

記者多方瞭解到,隨着過去兩個月中國外貿順差數據良好,不少海外投資機構密切關注中國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逆差”是否縮小(甚至轉爲順差),從而作爲他們繼續大舉買漲人民幣匯率的主要依據。

“隨着南向資金持續湧入港股,很多海外投資機構已意識到中國國際收支的鏡像關係依然相對穩固,開始放棄對人民幣大幅升值的押注。”對沖基金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分析師Aaron Kohli向記者指出。

多位香港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的湧入,的確令不少海外投資機構削減了人民幣多頭頭寸。究其原因,他們認爲南向資金湧入是中國相關部門正致力於進一步強化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從而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新舉措。

截至19日19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在6.4805,略低於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4793,表明海外資本對人民幣匯率看漲的押注情緒正持續回落。

近日南向資金湧入港股,也令中國資本項資本跨境流動趨於均衡,同樣有助於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趨於雙向波動。

“隨着中國經濟復甦前景良好,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海外資本加倉中國債券股票的規模仍超過千億美元,因此中國一方面需加大對外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則進一步拓寬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渠道,引導境內資金以合規方式走出去分散投資,才能令資本項跨境流動依然保持平衡,進而引導金融市場增強對人民幣雙向波動的預期。”Aaron Kohli認爲。近日南向資金大舉湧入港股,正有效緩解對沖外資持續加倉人民幣資產所帶來的資本項淨流入與人民幣大幅單邊升值壓力。

記者發現,港股通南向資金目前在中國資本項資金跨境流動保持均衡方面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去年前9個月,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債券與股票達到1321億美元,同期中國資本項資金流動之所以能保持均衡,一方面得益於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789億美元,另一方面是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淨買入4244億元人民幣港股(約合620億美元)。

(作者:陳植 編輯:張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