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组成部分,由原第三野战军3个军改编而来的志愿军第9兵团,围歼美军第10军。此战造成了美军历史上的最长败退路线,并成建制被歼灭了第7师的“北极熊团”,毫无疑问志愿军取得了大捷。

然而长津湖战役后期,美军借助海运方式将败逃的近10万部队成功运到半岛南部,我军失去了全歼或进一步重创敌人的有利机会。其实此战后期的战场情况,和两年前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颇有相似之处:48年国民党军同样控制了辽宁省的营口港,却只撤走了52军不到两万部队,近50万官兵在黑土地上被我军东北野战军歼灭,为什么相似情况下,国军做不到海运后撤呢?

首先,国民党军在辽沈战役中战术冲突严重,失去了成规模撤退的时机。48年下半年的东北战场,国军处境尴尬又危险:仅剩锦州、沈阳、长春三座城市尚在手中,铁路线基本被东北野战军切断,无法从陆路撤入华北地区。更严重的是沈阳、锦州尚有一丝突围可能,长春郑洞国兵团10万人基本是弃子,在三城中位置偏北,被围得最死基本突围无望。

然而48年9月,南京最高统帅部和卫立煌的东北剿总之间尚存在激烈的意见冲突,且不说走陆路还是海路突围,其实直到关键城池锦州被攻克后,老蒋还想着以侯镜如兵团和廖耀湘兵团夹击,重新夺回该城。而事实上整个东北战局已不存悬念:即便国民党军全力向营口港突围都未必成功,最终卫立煌集团被全歼也就不出人意料了。

从客观实力来看,国民党海军也没有美军那样的保障运力。为了实现从兴南港海上撤退,美军竟然动用了300多艘舰船,光是航母就有7艘。这样的运力是解放战争时所谓“美械武装”的国民党军不能比拟的。为了接应第10军撤退,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了简易拼接桥梁,直接铺设在志愿军破坏掉的路段,这在国内战场上是不可想象的场面。国军没有足够运力,就算船只够多,也没有能力在营口一地港口组织40-50万人同时撤退(美军只是不到10万人),衔接段时间过长,将会遭到东野痛击,比在陆地上交战还惨。

更关键的一点,长津湖战役我军冻伤减员严重,追击能力下降,而辽沈战役东野始终占据实力和士气的优势。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投入部队总兵力为二十、二十六及二十七军三个军,不足15万人,而东线美军包括第7师、第3师、陆战1师及韩1军团,虽然对方人数略微处于下风,但10万人的部队规模也十分庞大,更占有武器装备及空军支援的绝对优势。对比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是以103万(野战主力部队近70万)对55万,兵力之比十分悬殊,国民党军想从东北战场上以弱势兵力突围,再设法组织大规模登船海运,难比登天。

而由于志愿军早期赴朝作战主力为四野改编的东北边防军,也就是西线的第13兵团,东线的9兵团为三野出身,原本在援朝前准备解放东南海岛,因此部队棉服、棉帽大量短缺,朝鲜半岛纬度高,11月-12月间已经是极寒天气,东线志愿军20多天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作战,冻死冻死人员3.3万余人,比正常战损的1.9万人还要多,兵团减员三分之一以上。我军客观实力下降导致追击能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出国作战初期,没有国内那样的百姓基础,无法充分破坏公路,对敌人的后撤行动限制不足,美军最终大部走海路逃脱。

但也不必苛责后勤问题,就算是保障到位的美军方面,仅陆战一师便冻死冻伤约8千人,整体状况并不比我军好,志愿军9兵团在如此艰难条件下打得强敌狼狈后撤,已经难能可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