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能創造史無前例。

他不是美國曆史上首位遭彈劾的總統,但他通過另一種方式創造了歷史——在總統任期內被彈劾兩次。

當地時間1月13日下午,美國衆議院以232票贊成、19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對特朗普總統的彈劾案,罪名是煽動叛亂。根據美國的憲法,衆議院通過彈劾案,相當於對特朗普提出了起訴。接下來的程序,是參議院的受理和判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的總統任期,以被彈劾的方式而提前結束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一方面,在1月20日拜登就職前,參議院走不完彈劾程序;另一方面,支持彈劾特朗普的參議員們,在人數上幾乎不可能邁過三分之二多數(67人)這樣的門檻。

但是,特朗普任期的“安全”,對於美國來說卻是卻是高風險。因爲,特朗普的支持者此前已經揚言,一旦特朗普遭遇彈劾,他們將會讓1月6日佔領國會的一幕重演。而且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情報顯示,全美50個州的政府和議會,都面臨特朗普支持者武裝抗議的威脅。

“總統的行爲,已經把我們推向內戰邊緣。”特朗普前顧問菲歐娜·希爾這話,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危言聳聽。

梅開二度

美國衆議院1月13日通過的彈劾案,距離上次彈劾特朗普(2019年10月31日),僅一年零兩個多月時間。那一次的罪名是“濫用權力”和“妨礙國會調查”,但兩項罪名都在參議院被攔下。2020年2月5日,參議院正式宣佈兩項罪名均不成立。

那次彈劾案,衆議院的投票情況是,232票贊成、196票反對。雖然投票結果與這次驚人地相似,但幕後故事卻明顯不一樣。

這次彈劾,最大的不同是部分共和黨議員倒戈。2019年的彈劾案,不僅全體衆議院共和黨人投了反對票,還有兩位民主黨衆議員也投了反對票。但這次的情況是,不僅全體民主黨衆議員投了贊成票,還有10位共和黨衆議員投了贊成票。

其中,就包括衆議院共和黨的三號人物利茲·切尼。她在投票表決前一天發了一份聲明,呼籲衆議院共和黨人支持彈劾特朗普。在表決通過後,她說:“從來沒哪位美國總統,對他的職位和忠於憲法的誓言,有過比特朗普更大的背叛。”

利茲·切尼在投票表決前一天發的聲明

利茲·切尼是共和黨議員中的“憤怒派”,這些共和黨人在1月6日的“國會之亂”後,堅定地站在了反對特朗普的一邊。

同樣對彈劾案投了贊成票的共和黨衆議員皮特·梅傑,在投票前的辯論中說:“一週前(1月6日)國會遭襲時我在場,那是呼喚領導的時刻。我希望看到總統快速出面緩和局勢、譴責和制止暴力,但他放棄了他的職責。”“在我看來,這就是不稱職。”

在投票反對彈劾的共和黨衆議員中,也有一部分人很憤怒,但他們憤怒的指向不是特朗普,而是民主黨。此前一直配合特朗普指責選舉舞弊的共和黨衆議員馬特·蓋茨,在國會辯論中說:“幾個月以來,我們的城市被毀壞,警察局被燒燬,經濟垮掉,民主黨人什麼都不說。”“有人說特朗普在煽風點火,實際上點燃火焰的是民主黨人。”

馬特·蓋茨的立場,在共和黨裏也很有代表性,即從黨派之爭的角度看待圍繞特朗普所發生的一切。比如,共和黨衆議員吉姆·喬丹就認爲,民主黨人一直癡迷於推翻特朗普總統,這已經與彈劾沒有多大關係,目的只是爲了“清除”特朗普。

值得注意的是,196名反對彈劾的共和黨衆議員中,也有一部分並不是爲了特朗普,可以歸爲“息事寧人派”。衆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公開表示,特朗普對國會遭襲負有責任,但在他任期僅剩幾天的情況下發起彈劾,將是一個錯誤。

麥卡錫認爲,特朗普對國會的暴亂的確負有責任,但在他任期僅剩幾天的情況下發起彈劾,將是一個錯誤

新近當選的共和黨衆議員麗莎·麥克萊恩,1月13日在《國會山報》上撰文,稱1月6日國會大廈發生的事情是“國家污點”,特朗普應該爲制止暴力做更多的事情。不過她認爲,現在發起彈劾,是出於對特朗普個人的仇恨,而不是爲了美國選民的利益。

這部分共和黨人反對彈劾,但並不意味着他們覺得特朗普無可指責。此前,凱文·麥卡錫就提出了一個建議,在衆議院裏通過一項對特朗普的“譴責”(censure),國會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權力交接上。

在美國的政治設計裏,國會“譴責”也是一個政治懲罰器,但沒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或殺傷力。在民主黨人看來,這無異於對特朗普“罰酒三杯”。這個建議遭到了民主黨籍的衆議院議長佩洛西的斷然拒絕。她的態度非常明確,特朗普必須走人,而且是立刻。“他對於我們深愛的國家,是一個清晰且現實的威脅。”

爲了快速推進彈劾案,佩洛西還成立了一個由9名民主黨衆議員組成的“彈劾事務小組”。從1月11日衆議院提出彈劾案,到1月13日通過彈劾決議,這樣的速度,在美國曆史上也創下了最短紀錄(2019年的彈劾案,這個程序經歷了一個多月)。

佩洛西簽署彈劾條款文本

但佩洛西與民主黨人的“加速度”,註定無法讓特朗普成爲美國曆史上首位遭“廢除”的總統。目前的參議院處於休會期,即便1月19日復會第一天就審理彈劾案,也不可能在1月20日中午特朗普總統任期終止前做出判決。2019年的彈劾案,參議院的判決歷時兩個多月。

特朗普的“梅開二度”,註定將導致美國政治中出現一個歷史上未曾有過,而且以後可能也很難再現的奇觀:對已經卸任的總統,做出是否應該“開除”的判決。

如臨大敵

衆議院的彈劾之箭已經射出,參議院該走的程序肯定還會走,而且最終還會有個判決。但現在的問題不是如何判決,而是美國政治如何熬過直到1月20日的這幾天。因爲,美國政治機器,很大程度上處於“無人駕駛”的狀態,而暴力抗議示威醞釀,卻如噴發前的火山。

有美國分析認識認爲,即便以最低的標準來衡量,如今的特朗普也與治國理政沒有多大關係。在他即將離開白宮的最後幾天,數位高官已經因“國會之亂”而提前走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 FBI已經發出警告,特朗普的支持者正在策劃在華盛頓特區以及全美50個州的首府發起武裝抗議。FBI的情報顯示,這些武裝抗議活動,將從1月16日一直持續到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當天。其中,1月17日至1月20日,“戰場”將覆蓋華盛頓特區,特朗普支持者聲稱將重演1月6日的佔領國會。

1月7日,特朗普支持者衝進國會抗議

武裝抗議將演變成何種局面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引發流血事件的概率不會低。美國安全機構之所以如臨大敵,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不少策劃武裝抗議的羣體,都是各種擁槍協議。

截至1月13日,臨近州的6000多名國民警衛隊,已經被調派到華盛頓特區。在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前,還會有15000名安保人員進駐。白宮、國會以及最高法等主要目標外圍,已經建立起路障和護欄。國會大廈的入口,也加裝了金屬探測器。

圖源:新華社|1月13日,國民警衛隊隊員在美國國會大廈外警戒

據《國會山報》報道,負責重要政治人物安保工作的特勤局,從1月13日開始啓動對就職典禮的特別保護,這比傳統安排提前了一週。此外,臨近華盛頓特區的弗吉尼亞州與馬里蘭州政府,呼籲該州民衆不要在拜登就職典禮當天前往華盛頓特區現場觀摩,而是待在家裏看“虛擬就職典禮”。華盛頓特區的居民,被也要求重新考慮近期內把自家房間出租給外地人。

1月11日,特朗普宣佈華盛頓特區進入緊急狀態。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的這個決定,是在包括美國華盛頓特區市長穆里爾·鮑澤在內的多位官員的強大施壓下才做出的。因爲,只有宣佈了緊急狀態,才能撥付升級安保級別所需的額外資金。反過來說,如果特朗普不宣佈緊急狀態,那麼縱容暴力的意圖,就會太扎眼。

1月11日,特朗普宣佈華盛頓特區進入緊急狀態

衆議院通過彈劾案後不久,特朗普在白宮網站上發了一份約50個單詞的聲明:“鑑於媒體報道的更多的示威,我敦促一定不要出現暴力,不要違法,不要有任何形式的破壞。那不是我所主張的,也不是美國所容許的。我呼籲所有的美國人幫助緩和緊張、平復情緒。謝謝你們。”

特朗普在白宮網站上的聲明

這份措辭上嚴厲不足柔和有餘的聲明,在制止暴力的效果上或許會打不少折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當天,重兵把守的華盛頓特區,安全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重點保護對象拜登,也能順利登基。

美國前FBI官員克林特-沃茨,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更擔心的是像州首府這樣缺乏保護的目標,而不是國會大廈,“我們不會(在華盛頓特區)看到嚴重事件,他們會封鎖整個區域。”

美國FBI前副局長安德魯·麥凱布,擔憂的也是華盛頓特區之外的情況。他對媒體表示,自己參與反恐這麼多年,從未見過FBI如此擔憂——50個州在三四天裏出現武裝抗議。不論局面是否會像特朗普支持者所聲稱的那樣“烽火遍地”,美國的安保系統接下來幾天緊繃神經,肯定是確定無疑。

政治癌症

歷史還在進行,歷史學家們卻已對特朗普下了定論。1月11日,兩百多位美國曆史學者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特朗普辭職,敦促議員們彈劾特朗普。這封公開信寫道,特朗普在整個總統任期內,都在藐視憲法、破壞法制和規則,他現在以及離開白宮後,都必須爲此負責。“未來的總統,不應該受到他那樣免於懲罰的誘惑。”

1月11日,兩百多位美國曆史學者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特朗普辭職,敦促議員們彈劾特朗普

新澤西州前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共和黨人),在2016年大選中,曾是第一個公開表態支持特朗普競選的州長,後來還加入了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他最近對媒體說:“如果煽動叛亂還不能觸發彈劾,那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

民主黨衆議員華金·卡斯特羅,在1月13日的國會辯論中,幾乎說出了同樣的話:“如果煽動致命的暴力還不足以彈劾總統,那什麼可以?我們所有人今天必須回答這個問題。”

民主黨衆議員華金·卡斯特羅

這樣的質疑,暴露出共和黨內“息事寧人派”,反對彈劾特朗普的邏輯問題。既然認爲特朗普有煽動叛亂之嫌,那爲何還反對彈劾?

而且,在某些美國政治分析人士看來,如果不彈劾特朗普,那麼美國憲法裏關於彈劾的條款,就形同虛設。美國政治專欄作家比爾·普雷斯認爲,每一位總統都必須從中學到:總統的權力是有邊界的,像特朗普那樣威脅民主,必須付出代價。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反對彈劾的共和黨衆議員麗莎·麥克萊恩說的似乎也沒錯,畢竟目前美國面臨的更爲緊迫的問題,是權力的和平交接和國家大局的穩定,而不是罷黜幾天後就要離開白宮的特朗普。

共和黨內的“息事寧人派”,擔心彈劾特朗普可能進一步撕裂國家,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不能算是政治操弄。美國政治新聞網公佈的民調顯示,支持彈劾特朗普的美國人比例是54%,反對的是43%,並沒有形成一邊倒。

2016年大選中,特朗普的普選得票率是46.1%,雖然他在2020年的大選中敗給了拜登,但普選得票率還有所提高(46.9%)。所以,無論從大選得票率還是美國人對待彈劾的態度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個分裂的美國。

“團結的美國”(United America),是拜登1月20日就職典禮演講的主題。這是一個希望,也是一個諷刺。拜登對彈劾特朗普,內心無疑是矛盾的。一方面,在選舉中擊敗了特朗普的他,不需要再擊敗一次;另一方面,彈劾特朗普會直接影響拜登政府的就任。

拜登的就職演講稿主題爲“團結的美國”,此外,他將與奧巴馬、布什、克林頓這幾位前總統一起參與一些活動

拜登在彈劾案通過後發表的聲明中說,美國仍處於致命的新冠病毒和搖搖欲墜的經濟陰影之下,希望參議院能找到一種方法,處理在彈劾問題上的憲法責任,同時也能處理美國的其他緊迫問題。

對於拜登來說,沒有明說但更爲緊迫的問題是,1月19日復會的參議院,需要開會任命他的內閣成員提名人。如果那一天參議院忙着審理彈劾案,導致提名程序沒有走完,那麼1月20日就職大典上,“拜登政府”將只有兩人:他和副總統哈里斯。這,也會在美國政治中創造歷史。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13日就特朗普被彈劾一事表態

美國政治學者哈倫·厄爾曼最近撰文稱,目前的美國政治得了癌症,對美國的威脅遠比新冠病毒要大,而特朗普只是政治癌症的表徵。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基於18世紀的絕佳想法建立起來的政治體系,能在21世紀的瑟瑟寒風中存活下來嗎?

特朗普作爲美國總統是非功過,歷史會有評判,但或許不應漏掉這一點:他暴露了美國政治體系的盲點。

作者 | 南風窗資深主筆 雷墨

編輯 | 雷志華

排版 | 徐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