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揮間,此一時,彼一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皆如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後,主要三個得勝國美國、蘇聯、英國的三國元首,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在蘇聯雅爾塔皇宮召開了一次會議,俗稱“三巨頭”會議,也叫“雅爾塔”會議。

會上,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成立聯合國,把中國拉進來,組建世界四大警察,這是現如今聯合國“五常”成立之初的建議。

原來羅斯福的意思是:爲了防止第3次世界大戰發生,在聯合國建立一個常任理事國組織。當時羅斯福提議把中國拉進去,組成“四常”,即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擔任世界警察的角色,維護世界和平。

大家都知道,現如今聯合國決定的事情,只要“五常”有一個國家不同意就不能通過。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國進入“五常”是美國拉進去的,當時蘇聯元首斯大林極力反對,這是爲什麼呢?

任何事情都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現如今的聯合國“五常”,在成立之初其實是“四常”。在雅爾塔會議上,“三巨頭”除了刮分日本在華的利益之外,美國提議組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很不公平的是,我國是得勝國,卻沒有受邀參加這次會議。

這就是弱國無外交的真實寫照。

也許是出於彌補我國,羅斯福提議把中國拉進常任理事國。這時蘇聯元首,斯大林堅決反對。

羅斯福想把中國拉進去,是出於本國利益的考慮,是出於讓中國遏制蘇聯的想法。當時,國際上承認,中國的代言人是以蔣介石爲首的國民政府。

二戰期間,國民政府對美國態度十分友好,尤其蔣介石的夫人外交,拉近了和美國總統之間的關係。國民政府多次接受美國的援助,並在美國的支持下,對我革命黨進行了瘋狂的鎮壓。

那個特定的冷戰年代,蘇聯更傾向於共產黨,斯大林看不起蔣介石,美國更傾向扶植蔣介石。

羅斯福的目的就是想借國民政府遏制蘇聯,畢竟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人數衆多,資源豐富,其潛力巨大。另外,以當時的現狀,羅斯福根本不考慮中國能成爲美國的對手。

再就是羅斯福認爲美國離蘇聯很遠,蘇聯地大物博,一頭在歐洲,一頭在亞洲,好比是一頭北極熊。歐洲由英國按住蘇聯的頭,亞洲這邊,屁股就交給蔣介石,如果北極熊不老實,就讓蔣介石踢他幾腳。

斯大林看透了羅斯福的心理,所以極力反對。此時英國在華的利益最大,英國元首丘吉爾也反對中國入常。英國要奴役中國,不希望中國強大,更不希望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

爲此三巨頭開始了掐架,二對一,顯然羅斯福佔了下風。爲了說服斯大林和丘吉爾,羅斯福做了讓步,同意蘇聯和英國拉法國進入常任理事國。

原來法國和蘇聯以及英國關係都很好,雖然法國在二戰中表現極差,開戰40天就被德國打得投降了。

不過當時掌權的是法國皇帝,最後以戴高樂爲首的法國民族解放陣線,帶領法國人民抗擊德寇,爲二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法國投降的早,國內資源沒有遭到破壞,很快就能恢復經濟生產,拉法國進入常任理事國,對於其他各國都有好處。

三巨頭相互妥協,於是就形成了現如今的五常。

誰知世事難料,一年後,情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蔣介石的腐敗政府發動了內戰,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蘇聯很高興看到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於是將中國拉入自己陣營當中,共同對付美國。

此時美國不僅不承認我黨建立的新中國,繼續支持國民黨反攻大陸,同時阻止新中國進入聯合國。

此時的新中國今非昔比,在蘇聯和世界各國的支持下加入了聯合國,成了五常之一,新中國從此站了起來。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