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死君:花園”的第30期,我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去年非常熱門的LGBT電影《完美普通家庭》,出自荷蘭女導演瑪露·雷曼之手,曾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上榮獲大銀幕獎。該片講述的是當爸爸變性後,孩子該如何面對的故事。而或許,“不完美的完美,不普通的普通”便是對這部電影的最佳註解。

欄目| 花園

作者| 吸露羣

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故事發生在丹麥郊區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不過家中的父親有些特別,他是“LGBT”中的“T”。從心理和性別認同的角度,屬於跨性別者;從生理和醫學的角度,屬於變性人。

提到丹麥LGBT電影,可能很多影迷都會第一時間想起小雀斑主演的那部《丹麥女孩》。影片《丹麥女孩》恰恰講的就是世界首位變性人的故事。

2015《丹麥女孩》

觀影前,我以爲《完美普通家庭》裏的故事也會圍繞“父親變性”這個點來展開,觀影后才知道父親只是引子,故事講述的視角是小女兒,而影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是家庭與親情。

影片中穿插了大量家庭錄像,記錄的是家人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對這個家庭來說,踢足球是家庭活動裏很重要的一部分。

父親喜歡足球,從小就把這份對足球運動的熱愛傳遞給了他的小女兒。家庭錄像裏,父親抱着還在襁褓中的小女兒一起觀看足球比賽;到了小女兒可以站立的年紀,父親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就是足球,父女倆常常一起玩的遊戲也是踢足球。

然而特別有意思的是,當女兒們第一次跟做完變性手術、從生理上已經完全變成女人的父親見面的那個晚上,父親還同時邀請了在海灘上剛認識的女性朋友。以至於小女兒在餐桌上便顯得很不耐煩,因爲晚上原本的計劃是父女一起觀看足球比賽。

父親的朋友得知小女兒喜歡足球時,感到很驚奇,說自己作爲女人根本無法懂得足球的樂趣,在她眼裏只是一羣人追着球跑來跑去;沒想到,父親居然也附和着說,自己從來都不懂足球規則。父親的話,讓小女兒終於忍受不了,離席而去。

在很多人眼裏,足球作爲世界第一運動,是展示男性氣概的運動。當爸爸還是爸爸時,他跟女兒一起熱愛着這項運動;而當爸爸成爲了媽媽,怎麼會一下子對足球失去興趣呢?對小女兒而言,父親變性是遲早要接受的是,儘管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但父親開始遠離足球,則是小女兒真正無法面對的。

深受父親薰陶而愛上足球的小女兒,從影片一開始便展示出好勝心強與男孩子氣的一面,她還抱怨他們足球隊的新教練很愚蠢,讓新人替補出場導致輸球。爸爸則諄諄教導小女兒,應該更注重足球運動裏的團隊合作精神,不能只在乎輸贏。

影片中的這位父親,真的是位難以挑出毛病的完美好爸爸,在家庭錄像裏面,他跟兩個女兒一起玩耍時所表現出來的溫柔體貼和耐心,及其對女兒們深深的愛,都着實讓我們感動。而相比之下,母親則顯得更爲暴躁,且更有攻擊性,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更爲男性化。

對於父親變性這件事,首先在餐桌上發難的便是母親,她在女兒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說自己要跟父親離婚。從這場爭吵中我們能看出,父親始終在照顧女兒們的情緒,而母親則不管不顧地表達着自己對父親的不滿。

還有影片中間部分,小女兒因爲暗戀的男生跟另一位女生比較親密而生氣;後來又因爲朋友嘲笑她的爸爸是變性人而不知所措,接過別人遞來的伏特加賭氣般地喝了很多,醉倒在地。

收到老師的通知後,父親第一個趕來,第一件事便是關心小女兒的身體狀況;而母親趕來後的第一個反應,則是將小女兒喝酒歸罪於父親變性讓她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從這些細節就能看出,比起母親,父親反而更具母性,更懂得關心體貼孩子們的需求。

影片中更有意思的設定是,小女兒比大女兒更顯男孩子氣。當父親做完變性手術後跟兩個女兒第一次見面時,他便開始教小女兒做些更女性化的事,比如化妝、穿裙子、塗指甲油等。

父親不僅在心理上有着母親一般的溫柔和體貼,更從行爲上承擔了一位母親教女兒如何慢慢成爲女人的責任。父親真正全方位地變成了母親,小女兒也因爲父親持續的關心愛護,漸漸地接受了父親變性的事實,也終於明白,原來“爸爸成爲媽媽”並不會影響對她的愛。

其實,推動影片劇情向前發展的動力從來都不是“爸爸如何變成媽媽”,而是當父親決心變性後,小女兒如何接受這個事實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影片的主線顯然是小女兒的成長,也就是她如何從一個只懂得愛自己的小女孩,漸漸成長爲一個懂得愛別人的人。

小女兒最開始聽說母親因爲“父親要變性”而執意離婚,她先是不理解,質問父親爲什麼要變成女人;然後則是傷心,認爲父親堅持要成爲女人就是不愛自己了、想要拋棄她;接下來則是憤怒,想到父母離婚後可能會搬家,會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父親跟着小女兒到室外試圖安慰她,並想讓小女兒理解自己成爲女人並不會改變對她的愛。小女兒則直接詰問,“既然你想成爲女人,爲什麼你要生小孩?”父親沉默。

父親知道自己變性必然會給家裏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讓小女兒承受這個壓力並不公平。但是從自由的角度而言,父親當然有成爲女人的權利。只是,如果從身爲父親的責任出發,這無疑也是一種原罪。

因此,父親其實對小女兒是有着愧疚的;但這對他自身其實也並不公平。爲什麼男人變成女人不僅要受到社會的壓力,還要被自己的家裏人所責難?

父親雖然也很委屈,但首先想到的還是盡一切所能給小女兒提供更輕鬆自在的成長環境。所以在小女兒喝醉酒後說恨他,以及母親對他的責難之後,他選擇了遠離家人,去倫敦工作。

在父親終於做出這個決定,並告知女兒們的時候,大女兒情緒失控地對小女兒說,這一切都是因爲你。小女兒明白父親會去倫敦工作,是不想讓自己受到外界的壓力;而見到姐姐如此傷心南國,她卻無從安慰。

這一刻,小女兒才從心底完全接納“爸爸成爲媽媽”的事實,也懂得了“爸爸變成媽媽”這件事其實並不重要,這絲毫也沒有影響到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而回想自己,僅僅因爲父親想要成爲女人而始終不接受他,是多麼的無知和自私。

自此,小女兒終於完成了自我成長,這個家庭也終於完成了從普通到不普通,最後又變回普通的過程。當完美的好爸爸變成完美的好媽媽,他對女兒們深深的愛則從來沒有變。

影片雖然涉及到“跨性別者”這個敏感的話題,但卻沒有任何獵奇的味道,這或許跟影片是導演以自己親身經歷爲藍本拍攝有直接的原因。沒錯,導演的父親就是跨性別者。

但也可能正是因爲影片來自導演的親身經歷,才讓他對這個故事傾注了過多的溫情。

我相信,丹麥作爲北歐發達國家,可能對於跨性別者有比較高的接受度;但作爲跨性別者的子女,在學校裏受到同學們的非議、嘲笑甚至霸凌,都不算稀奇。

而在電影裏,這些陰影都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可能導演不想讓電影的基調過分沉重,更不想染上世俗的悲情色彩;而是更傾向於表現家庭裏的愛與溫暖。我想,這也是影片裏插入很多家庭錄像片段的重要原因。

跨性別者作爲性少數羣體,如今越來越被這個世界所看到和接受。但是,整個社會對於他們的關注和了解其實遠遠不夠,對他們的偏見和歧視還廣泛存在。

雖然影片沒有把“跨性別者”本身作爲故事的核心,而是作爲故事背景,作爲一個少女成長所面對的挑戰和一個家庭危機來處理。但我還是希望,類似這樣關注少數羣體、關注邊緣人羣的電影能越來越多,從而讓更多人放下自己的無知和偏見。

最後,我想借用戴錦華老師深切認同、並反覆引用的法國《電影手冊》編輯部告別時的卷後語來結束這篇文章:“當我們望向他人而遺忘了自我的時候,那是電影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