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道

作者:蛋醬

今年的 IEEE 榮譽勳章,頒給了一位 90 歲老人:Jacob Ziv。

近日,90 歲的 IEEE 終身 Fellow、以色列科學家 Jacob Ziv 因其「對信息論和數據壓縮技術的重要貢獻和傑出研究領導地位」獲得本年度的 IEEE 榮譽勳章。

IEEE 榮譽勳章獎項創立於 1917 年,是 IEEE 協會的最高獎項,也是全球電氣電子工程學界的最高獎勵,授予那些爲電子電氣領域做出特殊貢獻的人物。

Jacob Ziv 和 Lempel-Ziv 算法

隨着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無損數據壓縮算法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LZ77 與 LZ78 是 Abraham Lempel 與 Jacob Ziv 在 1977 年以及 1978 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的兩個無損數據壓縮算法,二人脫離了 Huffman 及算術編碼的設計思路,創造出了一系列比 Huffman 編碼更有效,比算術編碼更快捷的通用壓縮算法。

J. Ziv and A. Lempel, ''A universal algorithm for sequential data compress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vol. 23, no. 3, pp. 337-343, May 1977, doi: 10.1109/TIT.1977.1055714.

這兩個算法是大多數 LZ 算法變體(如 LZW、LZSS 以及其它一些壓縮算法)的基礎。與最小冗餘編碼器或者行程長度編碼器不同,這兩個都是基於字典的編碼器。它們可以幫助人們從壓縮數據中完美重建數據,比之前的任何算法都更有效,且支持 GIF、PNG 和 ZIP 文件的應用。

LZ77 的誕生,被稱爲「壓縮算法的開山之作」。與此前的壓縮算法相比,LZ77「滑動窗」壓縮算法的壓縮比實現了非常明顯的提高,這個算法後來被證明等同於 LZ78 中首次出現的顯式字典編碼技術。

LZ 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主流通用壓縮算法,該算法及 Jacob Ziv 的分析爲後來的通用算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Jacob Ziv 率先推出了通用源碼編碼——一類無需瞭解固有信息即可壓縮數據的算法,降低了基於未失真或失真數據重建圖像所需的數據速率。此外,Jacob Ziv 還爲糾錯碼的低計算複雜度解碼理論做出了貢獻。

Jacob Ziv 1931 年出生於以色列,1955 年成爲以色列國防部科學部門的高級研究工程師,主要從事通信系統的研發。1962 年,他在 MIT 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並於 1968 年加入貝爾實驗室,1970 年回到以色列理工學院。自 1970 年以來,Jacob Ziv 一直擔任以色列理工學院的電氣工程教授、電氣工程學院院長等職務。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數據壓縮、信息論和統計通信理論。

在此之前,Jacob Ziv 曾獲得多項榮譽。1993 年,他因精確科學 (exact science) 獲得以色列國家最高榮譽「以色列獎(Israel Prize)」;1995 年獲得 IEEE 理查德 · 漢明獎章和馬可尼獎(Marconi Prize);1997 年獲得 IEEE 信息論學會的克勞德 · 香農獎;2008 年獲得 BBVA 基金會知識前沿獎。

IEEE 榮譽勳章的華人獲獎者

胡正明(2020)

胡正明 1947 年 7 月出生於中國北京,1973 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1-1994 年任清華大學(北京)微電子學研究所榮譽教授,1997 年當選爲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他是是微電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一位重要開拓者,對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及未來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張忠謀(2011)

張忠謀 1931 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曾就讀於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爲「芯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

卓以和(1994)

卓 1937 年出生於北京,是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技術的鼻祖,量子級聯激光器的共同發明人,對 Ⅲ-V 族化合物半導體、金屬和絕緣體的異質外延和人工結構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調製摻雜微結構材料系統地開展了大量先驅性的研究工作。卓以和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3 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07 年獲美國國家技術獎章。

參考鏈接:

https://spectrum.ieee.org/the-institute/ieee-member-news/ieee-medal-of-honor-goes-to-data-compression-pioneer-jacob-ziv

https://zh.wikipedia.org/wiki/LZW

相關文章